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论文中相关性状缩写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玉米根系的建成 | 第10-11页 |
1.3 根系构型与养分水分吸收 | 第11-14页 |
1.4 玉米根系在育种进程中的演变 | 第14页 |
1.5 玉米根系遗传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6 玉米节根发育的分子遗传进展 | 第16-17页 |
1.7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玉米氮效率与苗期根系遗传关系 | 第20-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3.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控制玉米有效气生根数QTL (qEBRN2)的精细定位 | 第46-60页 |
4.1 QTL-qEBRN2精细定位策略 | 第46-4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4.5 讨论 | 第56-60页 |
第五章 结合连锁和关联分析解析玉米节根数遗传机制 | 第60-9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3-93页 |
5.3 讨论 | 第93-9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