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我国健康城镇建设的兴起 | 第9页 |
1.1.2 开展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论文技术路线、研究框架、方法与内容 | 第13-16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健康城镇既有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2.1 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2.1.1 健康城镇监测的研究与实践 | 第18-19页 |
2.1.2 健康城镇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 第19-22页 |
2.2 监测及评估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监测及评估、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23页 |
2.2.2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论(HealthinAllPolicies,HiAP) | 第23-25页 |
2.2.3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2.2.4 系统论原理 | 第27页 |
2.2.5 比较与分类原理 | 第27页 |
2.3 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第27-29页 |
2.3.1 指标筛选方法 | 第28页 |
2.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28-29页 |
2.4 小结 | 第29-31页 |
3.健康城镇发展概况 | 第31-43页 |
3.1 健康城镇历史沿革 | 第31-33页 |
3.1.1 我国健康城镇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3.1.2 四川省健康城镇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3.2 四川省健康城镇“五大健康”发展现状 | 第33-41页 |
3.2.1 健康城镇建设管理现状 | 第34页 |
3.2.2 健康城镇建设发展情况 | 第34-41页 |
3.3 四川省健康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4.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81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思路和原则 | 第43-46页 |
4.1.1 基本思路 | 第43-44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44-46页 |
4.2 构建指标体系框架 | 第46-51页 |
4.2.1 健康城镇监测指标 | 第46-48页 |
4.2.2 健康城镇评估指标 | 第48-51页 |
4.3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 第51-53页 |
4.3.1 专家筛选原则 | 第51-52页 |
4.3.2 专家基本情况 | 第52页 |
4.3.3 专家积极系数 | 第52-53页 |
4.3.4 专家权威系数 | 第53页 |
4.3.5 专家协调程度 | 第53页 |
4.4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53-57页 |
4.4.1 健康城镇监测指标体系 | 第53-55页 |
4.4.2 健康城镇评估指标体系 | 第55-57页 |
4.5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57-66页 |
4.6 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66-72页 |
4.6.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66-69页 |
4.6.2 判断矩阵的建立 | 第69页 |
4.6.3 一致性检验 | 第69-72页 |
4.7 最终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 | 第72-81页 |
5.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建设与执行 | 第81-85页 |
5.1 制定监测及评估制度 | 第81-82页 |
5.2 完善平台建设 | 第82-83页 |
5.3 确立信息采集统一标准 | 第83页 |
5.4 明确专业评价制度 | 第83页 |
5.5 监测及评估结果的应用 | 第83-84页 |
5.6 建立相应机制 | 第84-85页 |
5.6.1 激励机制 | 第84页 |
5.6.2 问题通报机制 | 第84页 |
5.6.3 建立责任分担机制 | 第84-85页 |
6.讨论与建议 | 第85-92页 |
6.1 讨论 | 第85-88页 |
6.1.1 将绩效管理理论用于指标体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第85页 |
6.1.2 监测及评估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 第85-86页 |
6.1.3 关于建立监测及评估工作机制 | 第86页 |
6.1.4 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注意的问题 | 第86-88页 |
6.2 建议 | 第88-92页 |
6.2.1 提高对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 第88页 |
6.2.2 完善健康城镇监测及评估工作机制 | 第88-90页 |
6.2.3 科学运用监测及评估指标体系 | 第90-92页 |
7.结论及展望 | 第92-94页 |
7.1 结论 | 第92页 |
7.2 存在的不足 | 第92-93页 |
7.3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文献综述 | 第98-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5页 |
附录 | 第105-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