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1.1 药桑概述 | 第17页 |
1.2 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2.1 黄酮的结构和性质 | 第17-18页 |
1.2.2 黄酮的药理活性 | 第18-20页 |
1.2.3 药桑黄酮或水醇提取物的药理活性 | 第20-21页 |
1.3 炎症及疼痛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3.1 炎症及疼痛发生机制 | 第21-23页 |
1.3.2 抗炎镇痛药物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4 结语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5-27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3 研究路线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药桑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7-39页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检测 | 第27-28页 |
3.2.2 MnTF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8页 |
3.2.3 正交试验筛选影响MnTF提取主要因素 | 第28页 |
3.2.4 单因素试验 | 第28页 |
3.2.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 | 第28页 |
3.2.6 还原力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3.1 标准曲线 | 第29-30页 |
3.3.2 正交试验 | 第30页 |
3.3.3 单因素试验 | 第30-32页 |
3.3.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 | 第32-35页 |
3.3.5 还原力及抗氧化测定 | 第35-36页 |
3.4 总结与讨论 | 第36-39页 |
第四章 26个资源桑椹的黄酮醇及花青素分析 | 第39-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4.2.1 26 个桑椹材料TF的提取和检测 | 第39页 |
4.2.2 UPLC-TUV/QDa条件 | 第39-40页 |
4.2.3 不同时期药桑椹花青素及黄酮醇测定 | 第40页 |
4.2.4 26 个资源桑椹的总黄酮、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测定 | 第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4.3.1 花青素和黄酮醇的测定 | 第40-42页 |
4.3.2 不同时期药桑椹花青素及黄酮醇测定 | 第42页 |
4.3.3 26 个资源桑椹的TF、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测定 | 第42-47页 |
4.3.3.1 26 个资源桑椹的TF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4.3.3.2 26 个资源桑椹的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测定 | 第43-47页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黑桑(药桑)与非黑桑(蒙桑和珍珠白)抗炎、镇痛和抗菌活性比较 | 第49-67页 |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5.1.1 材料、动物及菌株 | 第49-50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0-54页 |
5.2.1 TFs的提取 | 第50页 |
5.2.2 TFs的毒性及镇痛比较 | 第50-51页 |
5.2.3 MnTF的抗炎镇痛评估 | 第51页 |
5.2.4 免疫过程 | 第51-53页 |
5.2.4.1 血液收集及细胞因子测定 | 第51-52页 |
5.2.4.2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和WesternBlot分析 | 第52-53页 |
5.2.5 MnTF的抗氧化活性 | 第53页 |
5.2.6 抗菌测试 | 第53-54页 |
5.2.6.1 TFs的抗菌活性比较 | 第53-54页 |
5.2.6.2 MnTF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 第54页 |
5.2.7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4页 |
5.3.1 TFs的花青素和黄酮醇比较 | 第54-55页 |
5.3.2 TFs的毒性评估 | 第55-56页 |
5.3.3 TFs的镇痛活性比较 | 第56-58页 |
5.3.3.1 抗炎镇痛活性 | 第56页 |
5.3.3.2 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3.3 对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4 MnTF的抗炎镇痛活性分析 | 第58-63页 |
5.3.4.1 抗炎镇痛活性 | 第58-59页 |
5.3.4.2 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4.3 对NO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4.4 C3G、Ru和IQ的镇痛活性 | 第61-62页 |
5.3.4.5 抗氧化活性 | 第62-63页 |
5.3.5 TFs的抗菌活性 | 第63-64页 |
5.4 总结与讨论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综合与讨论 | 第67-6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