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建筑物与设备论文--隧道口论文

公路隧道洞口曲线线形指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37页
    2.1 隧道洞口附近曲线线形指标的研究范围及驾驶员行车环境分析第18-20页
        2.1.1 隧道洞口附近曲线线形指标的研究范围第18页
        2.1.2 隧道洞口驾驶员行车环境分析第18-20页
    2.2 驾驶员视觉特性研究第20-25页
        2.2.1 驾驶员视觉的生理学基础第20-21页
        2.2.2 隧道洞口明暗适应特性分析及光环境变化第21-25页
    2.3 隧道洞口交通特征分析第25-32页
        2.3.1 车型分类第25-26页
        2.3.2 隧道洞口车辆速度分析第26-28页
        2.3.3 隧道洞口车辆加速度分析第28-30页
        2.3.4 隧道洞口交通事故分析第30-32页
    2.4 隧道洞口行车轨迹分析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实验数据调查与处理第37-44页
    3.1 现场实验调查第37-39页
        3.1.1 实验调查目的和内容第37页
        3.1.2 实验概况第37-38页
        3.1.3 实验时间和地点第38页
        3.1.4 实验设备和数据采集第38页
        3.1.5 实验步骤第38-39页
        3.1.6 样本量的确定第39页
    3.2 数据处理第39-41页
        3.2.1 隧道洞口附近速度的数据处理第39-41页
        3.2.2 隧道洞口车辆横向位置的数据处理第41页
    3.3 车辆偏移阈值的确定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隧道洞口圆曲线研究第44-52页
    4.1 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影响因素分析第44-46页
        4.1.1 识别视距第44-45页
        4.1.2 汽车前灯水平几何可见度第45页
        4.1.3 隧道洞壁第45页
        4.1.4 隧道洞口极限超高第45-46页
    4.2 基于汽车前灯水平几何可见度的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计算第46-47页
    4.3 基于洞壁影响视距的圆曲线半径计算第47-49页
        4.3.1 参数分析第47-48页
        4.3.2 圆曲线半径计算第48-49页
    4.4 基于道路极限超高的圆曲线半径计算第49-50页
    4.5 隧道洞口圆曲线半径最小值的确定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隧道洞口回旋线参数研究第52-79页
    5.1 影响因素分析及目前规范中的规定第52-55页
        5.1.1 影响因素分析第52-54页
        5.1.2 规范对回旋线参数的规定第54-55页
    5.2 隧道洞口回旋线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5-57页
        5.2.1 车辆由直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第55-56页
        5.2.2 车辆由回旋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第56页
        5.2.3 车辆由回旋线向圆曲线行驶模型第56-57页
    5.3 模型分析第57-62页
        5.3.1 车辆由直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分析第57-58页
        5.3.2 车辆由回旋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分析第58-61页
        5.3.3 车辆由回旋线向圆曲线行驶模型分析第61-62页
    5.4 参数分析第62-67页
        5.4.1 车辆偏移阈值S值的确定第62-63页
        5.4.2 隧道出入口明暗适应距离11L的计算第63页
        5.4.3 驾驶员反应距离12L的计算第63-66页
        5.4.4 计算适应距离1L的确定第66-67页
        5.4.5 行驶轨迹对应曲线长度0L的确定第67页
    5.5 隧道洞口附近回旋线参数值的确定第67-73页
        5.5.1 车辆由直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中回旋线参数的确定第68-69页
        5.5.2 车辆由回旋线向回旋线行驶模型中回旋线参数的确定第69-71页
        5.5.3 车辆由回旋线向圆曲线行驶模型中回旋线参数的确定第71-73页
        5.5.4 隧道洞口附近回旋线参数的确定第73页
    5.6 隧道洞口安全保障措施研究第73-78页
        5.6.1 隧道洞口附近视觉诱导措施研究第74-75页
        5.6.2 隧道洞口附近速度控制措施研究第75-78页
    5.7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第79页
    论文创新点第79-80页
    需要进一步解决问题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匝道分流区货车影响效应研究
下一篇:防水粘结层对混凝土桥桥面铺装受力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