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3页 |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8-19页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9-2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23-24页 |
1.2.1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3页 |
1.2.2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第26-3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1.5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30-3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3-59页 |
2.1 内在动机 | 第33-44页 |
2.1.1 内在动机的概念 | 第33页 |
2.1.2 内在动机的测量方法 | 第33-35页 |
2.1.3 内在动机的相关理论 | 第35-39页 |
2.1.4 内在动机的前因变量研究 | 第39-44页 |
2.2 胜任需要挫败 | 第44-46页 |
2.2.1 胜任需要挫败的定义 | 第44-45页 |
2.2.2 胜任需要挫败的测量 | 第45页 |
2.2.3 胜任需要挫败的结果变量 | 第45-46页 |
2.3 绩效目标导向 | 第46-50页 |
2.3.1 绩效目标导向的定义 | 第46-47页 |
2.3.2 绩效目标导向的测量 | 第47-48页 |
2.3.3 绩效目标导向的结果变量研究 | 第48-50页 |
2.4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内在动机问题研究 | 第50-57页 |
2.4.1 动机水平相关的ERPs指标 | 第50-55页 |
2.4.2 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个体的内在动机 | 第55-56页 |
2.4.3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研究个体的内在动机 | 第56-57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57-5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构思设计 | 第59-64页 |
3.1 研究框架 | 第59页 |
3.2 研究一的构思设计 | 第59-61页 |
3.2.1 设置理由与研究目的 | 第59-60页 |
3.2.2 研究一的方法选择 | 第60页 |
3.2.3 研究一的主要内容 | 第60-61页 |
3.3 研究二的构思设计 | 第61-62页 |
3.3.1 设置理由与研究目的 | 第61页 |
3.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61页 |
3.3.3 研究二的主要内容 | 第61-62页 |
3.4 研究三的构思设计 | 第62-63页 |
3.4.1 设置理由与研究目的 | 第62页 |
3.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62-63页 |
3.4.3 研究三的主要内容 | 第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胜任需要挫败与个体的内在动机:一项问卷调研 | 第64-75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6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64-65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65-67页 |
4.3.1 研究对象 | 第66页 |
4.3.2 测量工具 | 第66-67页 |
4.4 数据分析 | 第67-71页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71-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胜任需要挫败对个体参与后续任务内在动机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实验 | 第75-97页 |
5.1 研究目标 | 第75-76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76-79页 |
5.2.1 行为数据的研究假设 | 第77页 |
5.2.2 脑电数据的研究假设 | 第77-79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79-82页 |
5.3.1 实验被试 | 第79页 |
5.3.2 实验材料 | 第79-81页 |
5.3.3 实验过程 | 第81-82页 |
5.3.4 脑电数据记录 | 第82页 |
5.4 数据分析 | 第82-90页 |
5.4.1 操纵检验 | 第82-83页 |
5.4.2 行为数据的分析 | 第83页 |
5.4.3 脑电数据的分析 | 第83-90页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90-96页 |
5.5.1 行为数据的结论与讨论 | 第91-92页 |
5.5.2 脑电数据的结论与讨论 | 第92-93页 |
5.5.3 综合讨论 | 第93-9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个体绩效目标导向对其参与后续任务内在动机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实验 | 第97-115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97-98页 |
6.2 研究假设 | 第98-100页 |
6.2.1 行为数据的假设 | 第98页 |
6.2.2 脑电数据的研究假设 | 第98-100页 |
6.3 研究方法 | 第100-102页 |
6.3.1 实验被试 | 第100页 |
6.3.2 实验材料 | 第100-101页 |
6.3.3 实验过程 | 第101-102页 |
6.4 数据分析 | 第102-108页 |
6.4.1 操纵检验 | 第102-103页 |
6.4.2 行为数据的分析 | 第103页 |
6.4.3 脑电数据的分析 | 第103-108页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6.5.1 行为数据的结论与讨论 | 第109-110页 |
6.5.2 脑电数据的结论与讨论 | 第110-111页 |
6.5.3 综合讨论 | 第111-11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附录 | 第144-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