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诱导肽设计、合成及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癌症 | 第14页 |
1.2 癌症治疗 | 第14-15页 |
1.3 多肽 | 第15-20页 |
1.3.1 多肽类药物 | 第15-16页 |
1.3.2 多肽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多肽的合成 | 第16-17页 |
1.3.4 多肽的合成基本原理 | 第17页 |
1.3.5 固相合成方法 | 第17-20页 |
1.3.6 多肽的分离纯化 | 第20页 |
1.4 蜂毒肽 | 第20-21页 |
1.5 蜂毒肽的药理作用 | 第21-23页 |
1.5.1 蜂毒肽的抗炎作用 | 第21页 |
1.5.2 蜂毒肽的抗菌作用 | 第21-22页 |
1.5.3 蜂毒肽的抗病毒作用 | 第22页 |
1.5.4 蜂毒肽的抗辐射作用 | 第22页 |
1.5.5 蜂毒肽的抗肿瘤 | 第22-23页 |
1.6 蜂毒肽的抗肿瘤机制 | 第23-24页 |
1.6.1 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 第23页 |
1.6.2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 | 第23页 |
1.6.3 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 | 第23-24页 |
1.6.4 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 第24页 |
1.7 本文立题依据 | 第24-25页 |
第2章 凋亡诱导肽的合成 | 第25-32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6页 |
2.3 凋亡诱导肽的合成 | 第26-27页 |
2.4 溶血实验 | 第27-28页 |
2.5 纯度分析 | 第28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6.1 合成 | 第28-30页 |
2.6.2 分离纯化及纯度检测 | 第30-31页 |
2.6.3 细胞溶血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第3章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第32-61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9页 |
3.1.1 仪器与设备 | 第32页 |
3.1.2 相关试剂 | 第32-33页 |
3.1.3 细胞株 | 第33页 |
3.1.4 试剂配制 | 第33页 |
3.1.5 细胞培养 | 第33-34页 |
3.1.6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第34-35页 |
3.1.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细胞内的分布 | 第35-36页 |
3.1.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36-37页 |
3.1.9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37页 |
3.1.10 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第37-38页 |
3.1.11 肿瘤细胞的迁移 | 第38页 |
3.1.12 肿瘤细胞的侵袭 | 第38-39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9-59页 |
3.2.1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第39-48页 |
3.2.2 AP-16在细胞内的分布 | 第48-50页 |
3.2.3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 第50-51页 |
3.2.4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 第51-52页 |
3.2.5 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第52-53页 |
3.2.6 肿瘤细胞的迁移 | 第53-57页 |
3.2.7 对肿瘤细胞的侵袭作用 | 第57-59页 |
3.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