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信任模型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2.1 分布式环境下现有的信任模型 | 第12-13页 |
2.1.1 Peer-To-Peer 网络的信任模型 | 第12页 |
2.1.2 Internet 应用的信任模型 | 第12-13页 |
2.2 网格环境下的信任模型 | 第13-18页 |
2.2.1 基于主观逻辑的信任模型 | 第13-15页 |
2.2.2 基于信任域的信任模型 | 第15-17页 |
2.2.3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信任模型 | 第17页 |
2.2.4 三种模型的比较 | 第17-18页 |
2.3 多维信任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信任模型的相关工作 | 第19-28页 |
3.1 信任模型所涉及的问题 | 第19-26页 |
3.1.1 信任的定义 | 第19页 |
3.1.2 信任的属性及特点 | 第19-20页 |
3.1.3 信任的分类 | 第20-21页 |
3.1.4 信任的表述方法 | 第21-23页 |
3.1.5 信任关系的变化 | 第23-25页 |
3.1.6 信任数据的管理与存储 | 第25-26页 |
3.2 网格环境下的多维信任模型 | 第26-27页 |
3.2.1 多维信任的概念 | 第26-27页 |
3.2.2 多维信任模型涉及的问题 | 第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基于信任域的多维信任模型研究 | 第28-37页 |
4.1 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28页 |
4.2 改进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28-31页 |
4.2.1 模型中的符号定义 | 第29页 |
4.2.2 模型中各角色的职能 | 第29-30页 |
4.2.3 模型中涉及的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4.3 信任值的计算 | 第31-34页 |
4.3.1 信任值的初始化 | 第31-32页 |
4.3.2 直接信任值的计算 | 第32页 |
4.3.3 域内推荐信任值的计算 | 第32-33页 |
4.3.4 域间推荐信任值的计算 | 第33-34页 |
4.4 信任值的更新 | 第34-35页 |
4.4.1 节点信任值的更新 | 第34页 |
4.4.2 域内信任值的更新 | 第34页 |
4.4.3 域间信任值的更新 | 第34-35页 |
4.5 信任抉择 | 第35页 |
4.6 基于信任域的多维信任模型的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多维信任模型 | 第37-44页 |
5.1 模糊理论的相关知识 | 第37页 |
5.2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5.3 信任值的计算 | 第38-43页 |
5.3.1 直接信任值的计算 | 第38-42页 |
5.3.2 直接信任值的更新 | 第42页 |
5.3.3 推荐信任值的计算 | 第42页 |
5.3.4 推荐信任值的更新 | 第42-43页 |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优势分析 | 第43-4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总结 | 第44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