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9-12页 |
1.2.1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第9-10页 |
1.2.2 电控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 | 第10-11页 |
1.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第11页 |
1.2.4 线控转向系统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EPS系统助力特性研究 | 第14-24页 |
2.1 EPS系统简述 | 第14页 |
2.2 车型的选择 | 第14-15页 |
2.3 电动助力转向的整体布置 | 第15-16页 |
2.4 EPS系统的主要部件 | 第16-20页 |
2.4.1 转矩传感器 | 第16-17页 |
2.4.2 载重信号传感器 | 第17页 |
2.4.3 减速机构 | 第17-18页 |
2.4.4 助力电机的选择 | 第18-20页 |
2.4.5 电控单元 | 第20页 |
2.5 助力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2.5.1 EPS系统对助力特性曲线的基本要求 | 第21页 |
2.5.2 助力特性曲线类型 | 第21-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整车模型建立 | 第24-33页 |
3.1 ADAMS分析软件及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3.1.1 ADAMS主要模块介绍 | 第24-26页 |
3.2 基于ADAMS/car的整车建模 | 第26-32页 |
3.2.1 整车模型分析及假设 | 第26页 |
3.2.2 精度的简化 | 第26-27页 |
3.2.3 整车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27-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EPS系统上下层控制策略研究 | 第33-47页 |
4.1 EPS系统控制模式 | 第33-35页 |
4.1.1 助力控制 | 第34页 |
4.1.2 回正控制 | 第34-35页 |
4.1.3 阻尼控制 | 第35页 |
4.2 上层助力电流决策 | 第35-42页 |
4.2.1 MATLAB/anfis简介 | 第36-37页 |
4.2.2 输入输出数据集 | 第37-39页 |
4.2.3 Anfis函数训练 | 第39-41页 |
4.2.4 制作查询表 | 第41-42页 |
4.3 助力电机 | 第42-46页 |
4.3.1 PID控制算法的简介 | 第43-44页 |
4.3.2 模糊PID控制器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EPS系统的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第47-57页 |
5.1 联合仿真的建立 | 第47-49页 |
5.1.1 ADAMS-MATLAB联合仿真的实现 | 第47-49页 |
5.1.2 仿真验证 | 第49页 |
5.2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 | 第49-54页 |
5.2.1 转向轻便性试验 | 第50-51页 |
5.2.2 蛇行试验 | 第51-52页 |
5.2.3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 | 第52-54页 |
5.3 上层电流决策的有益效果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对于未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