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沥青 | 第11-14页 |
1.1.1 沥青的来源 | 第11-12页 |
1.1.2 沥青的组分及其胶体结构 | 第12-14页 |
1.2 改性沥青 | 第14页 |
1.3 聚合物改性剂 | 第14-17页 |
1.3.1 废胶粉(CR)改性剂 | 第15-16页 |
1.3.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 | 第16-17页 |
1.3.3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改性剂 | 第17页 |
1.4 纳米材料改性剂 | 第17-20页 |
1.4.1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改性沥青 | 第18-19页 |
1.4.2 其他维度纳米材料改性沥青 | 第19-20页 |
1.5 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 | 第20-22页 |
1.5.1 二维纳米层状纳米材料及聚合物改性沥青 | 第21-22页 |
1.5.2 其他维度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 | 第22页 |
1.6 新型沥青改性剂研究 | 第22-23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特色 | 第23-26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7.3 研究特色 | 第25-26页 |
第二章 LDHS/CR改性沥青的制备及物理性能 | 第26-34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材料及实验仪器 | 第26-28页 |
2.2.1 材料 | 第26-28页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8页 |
2.3 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28页 |
2.4 形貌及性能表征 | 第28-31页 |
2.4.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8-29页 |
2.4.2 软化点测试 | 第29页 |
2.4.3 针入度测试 | 第29页 |
2.4.4 延度测试 | 第29-30页 |
2.4.5 离析实验 | 第30页 |
2.4.6 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RTFOT) | 第30页 |
2.4.7 紫外加速老化试验 | 第30页 |
2.4.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试 | 第30-31页 |
2.5 结果和讨论 | 第31-33页 |
2.5.1 废胶粉掺量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2.5.2 糠醛抽出油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5.3 LDHs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LDHS/CR改性沥青的抗热氧/UV老化性能 | 第34-41页 |
3.1 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的微观形貌 | 第34-35页 |
3.2 高温储存稳定性 | 第35-36页 |
3.3 抗老化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 第36-40页 |
3.3.1 热氧老化性能及机理分析 | 第36-37页 |
3.3.2 抗UV老化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41-48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42页 |
4.3 形貌及性能表征 | 第42-43页 |
4.3.1 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42-43页 |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3页 |
4.3.3 动态剪切流变仪(DSR) | 第43页 |
4.4 实验原料及选型 | 第43-45页 |
4.4.1 基质沥青 | 第43页 |
4.4.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 第43-45页 |
4.4.3 有机蒙脱土(OMMT) | 第45页 |
4.5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优化 | 第45-47页 |
4.6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5.1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形貌 | 第48-51页 |
5.1.1 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 | 第48-49页 |
5.1.2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的表面形貌 | 第49-51页 |
5.2 OMMT/EVA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 | 第51页 |
5.3 储存稳定性 | 第51-52页 |
5.4 OMMT/EVA/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第52-54页 |
5.5 动态流变性能 | 第54-56页 |
5.6 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