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人类学论文--古人类学论文

宁夏中卫常乐墓地人骨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宁夏中卫地区的自然历史地理概况第13-14页
        1.1.1 自然地理概况第13页
        1.1.2 历史沿革第13-14页
    1.2 宁夏中卫常乐墓地的考古学背景第14-15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7页
第2章 常乐墓地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第17-31页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鉴定方法及结果第17-20页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第20-23页
        2.2.1 性别的分布状况第20-21页
        2.2.2 死亡年龄的分布状况第21-23页
    2.3 与北方地区其他汉代人群的比较分析第23-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1页
第3章 常乐墓地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第31-105页
    3.1 古病理研究概况第31页
    3.2 常乐墓地人群的骨骼病理第31-73页
        3.2.1 先天性异常第31-42页
        3.2.2 感染性疾病第42-47页
        3.2.3 退行性改变第47-60页
        3.2.4 肿瘤性疾病第60-62页
        3.2.5 异位骨化第62-64页
        3.2.6 骨损伤第64-73页
    3.3 常乐墓地人群的牙齿病理第73-92页
        3.3.1 生前失牙第75-77页
        3.3.2 龋齿第77-82页
        3.3.3 根尖脓肿第82-84页
        3.3.4 牙周病第84-85页
        3.3.5 牙结石第85-87页
        3.3.6 牙齿磨耗第87-90页
        3.3.7 牙釉质发育不全第90-92页
    3.4 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5页
第4章 常乐墓地人群的体型研究第105-139页
    4.1 常乐墓地人群的身高推算第105-111页
        4.1.1 身高推算方法与结果第105-110页
        4.1.2 与其他汉代人群的身高差异比较第110-111页
    4.2 常乐墓地人群的体质量推算第111-118页
        4.2.1 体质量推算方法及结果第111-117页
        4.2.2 与北方地区相关人群的比较第117-118页
    4.3 常乐墓地人群骨骼粗壮度研究第118-134页
        4.3.1 肱骨相关指数的计算及分析第118-123页
        4.3.2 股骨相关指数的计算及分析第123-130页
        4.3.3 胫骨相关指数的计算及分析第130-134页
    4.4 小结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9页
第5章 常乐墓地人群体质类型研究第139-173页
    5.1 常乐墓地人群的颅骨测量性特征第139-148页
    5.2 与北方地区相关古代人群的比较分析第148-154页
    5.3 欧罗巴人种因素问题第154-161页
    5.4 宁夏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人群地理变迁第161-167页
        5.4.1 新石器时代第162-163页
        5.4.2 东周时期第163-166页
        5.4.3 两汉时期第166-167页
    5.5 小结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3页
第6章 结语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7页
附表 常乐墓地个体测量表第187-217页
附图第217-355页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55-358页
后记第358-359页

论文共3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
下一篇:殷墟无名类卜辞的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