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一株溶磷菌对盐地碱蓬修复盐渍土镉污染的促进效应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盐渍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9页
        1.1.2 重金属污染盐渍土的危害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第11页
        1.2.2 根际促生溶磷菌的应用研究第11-12页
        1.2.3 根际促生溶磷菌-盐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盐渍土的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创新点第14-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水培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收集与分析第17-21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1.1 水培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第17-18页
        2.1.2 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分析第18页
    2.2 实验结果第18-19页
    2.3 本章讨论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溶磷菌的筛选及耐盐性能第21-34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3.1.1 培养基第21页
        3.1.2 溶磷菌筛选方法第21-22页
        3.1.3 溶磷菌耐盐试验第2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3.2.1 5株溶磷菌的溶磷、活化镉能力差异第22-23页
        3.2.2 不同溶磷菌对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的响应差异第23-24页
        3.2.3 盐胁迫对目的溶磷菌溶磷能力的影响第24页
        3.2.4 盐胁迫对目的溶磷菌活化镉能力的影响第24-25页
        3.2.5 盐胁迫对目的溶磷菌的代谢影响第25-31页
    3.3 本章讨论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根际营养环境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的影响第34-41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4.1.1 盆栽实验设计第34-35页
        4.1.2 分析指标测定方法第35-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4.2.1 不同根际营养环境下盐地碱蓬生物量差异第36页
        4.2.2 不同根际营养环境下根际土壤镉、磷含量第36-37页
        4.2.3 不同根际营养环境对盐地碱蓬Cd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第37-39页
    4.3 本章讨论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盐分对大肠埃希菌促进盐地碱蓬修复效果的影响第41-52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5.1.1 盆栽实验设计第41页
        5.1.2 分析指标第41-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5.2.1 不同盐分下大肠埃希菌对盐地碱蓬生物量的影响第42页
        5.2.2 不同盐分下大肠埃希菌对根际土壤溶液镉、磷含量影响第42-44页
        5.2.3 不同盐分下大肠埃希菌对盐地碱蓬Cd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5.2.4 不同盐分下大肠埃希菌对盐地碱蓬体内无机离子影响第46-50页
    5.3 本章讨论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营养型甲藻—红色赤潮藻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下一篇:近江牡蛎Gnaq对Hsc70基因的转录调控及其对温度和污染物的响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