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单边螺栓的发展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节点刚度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单边螺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单边螺栓平端板节点的试验研究 | 第18-51页 |
2.1 试验内容和目的 | 第18页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18-24页 |
2.2.1 试件设计 | 第18-21页 |
2.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第21-22页 |
2.2.3 材性试验 | 第22-24页 |
2.3 试件安装及加载 | 第24-30页 |
2.3.1 试验装置 | 第24-25页 |
2.3.2 加载制度 | 第25-26页 |
2.3.3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26-29页 |
2.3.4 节点失效判定 | 第29-30页 |
2.4 试验现象及结果 | 第30-49页 |
2.4.1 试验现象 | 第30-35页 |
2.4.2 弯矩转角滞回特性 | 第35-39页 |
2.4.3 骨架曲线 | 第39-43页 |
2.4.4 变形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2.4.5 刚度退化分析 | 第45-48页 |
2.4.6 耗能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模拟及参数化分析 | 第51-68页 |
3.1 建模重点 | 第51-58页 |
3.1.0 建模软件的介绍 | 第51页 |
3.1.1 模型形体选取 | 第51-52页 |
3.1.2 建模材料选取 | 第52-53页 |
3.1.3 接触与约束 | 第53-54页 |
3.1.4 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3.1.5 边界条件设置及加载分析方法 | 第55-58页 |
3.2 有限元模型准确性验证 | 第58-62页 |
3.3 有限元模型变参数分析 | 第62-67页 |
3.3.1 螺栓强度等级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2 端板厚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3 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4 螺栓间距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5 螺栓直径的影响 | 第6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及破坏模式研究 | 第68-81页 |
4.1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模型 | 第68-69页 |
4.2 端板受弯刚度计算 | 第69-70页 |
4.3 螺栓抗拉刚度计算 | 第70-71页 |
4.4 螺栓与混凝土的锚固抵抗刚度及钢管壁受弯刚度计算 | 第71-74页 |
4.4.1 锚固抵抗刚度的计算 | 第72-73页 |
4.4.2 钢管混凝土柱壁的抗弯刚度计算 | 第73-74页 |
4.5 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结果 | 第74-76页 |
4.6 两种破坏模式的探究 | 第76-80页 |
4.6.1 螺栓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76页 |
4.6.2 钢管壁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76-8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1、本文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 | 第81页 |
2、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