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PRKRA | 第10-13页 |
1.1.1 PRKRA蛋白的结构 | 第10-11页 |
1.1.2 PRKRA的功能 | 第11-13页 |
1.2 TARBP2 | 第13-16页 |
1.2.1 TRBP2蛋白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2 TARBP2的功能 | 第14-16页 |
1.3 鱼类PRKRA和TARBP2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8-30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8-20页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2.1.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19-20页 |
2.1.3 载体、菌种与细胞株 | 第20页 |
2.2 引物表 | 第20-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3.1 草鱼PRKRA和TARBP2的克隆 | 第22-25页 |
2.3.2 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25-26页 |
2.3.3 RT-PCR检测草鱼PRKRA、TARBP2和IRF2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26页 |
2.3.4 草鱼PRKRA和TARBP25′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26-27页 |
2.3.5 草鱼PRKRA和TARBP2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27-28页 |
2.3.6 草鱼PRKRA和TARBP2启动子与草鱼IRF2的亲和性分析 | 第28页 |
2.3.7 草鱼PRKRA和TARBP2的转录调控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3页 |
3.1 草鱼PRKRA和TARBP2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0-34页 |
3.1.1 草鱼PRKRA的克隆及其分析 | 第30-32页 |
3.1.2 草鱼TARBP2的克隆及其分析 | 第32-34页 |
3.2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4-35页 |
3.3 草鱼PRKRA、TARBP2和IRF2基因表达分析 | 第35-37页 |
3.4 草鱼PRKRA和TARBP2的5′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37-38页 |
3.5 草鱼PRKRA和TARBP2启动子的克隆 | 第38-40页 |
3.6 草鱼PRKRA和TARBP2启动子与草鱼IRF2的亲和性分析 | 第40-41页 |
3.7 草鱼IRF2对草鱼PRKRA和TARBP2的转录调控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6页 |
4.1 草鱼PRKRA和TARBP2基因的克隆及其进化分析 | 第43-44页 |
4.2 草鱼PRKRA、TARBP2和IRF2基因表达分析 | 第44页 |
4.3 草鱼PRKRA和TARBP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分析 | 第44-45页 |
4.4 草鱼IRF2对草鱼PRKRA和TARBP2的转录调控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5.1.1 CiPRKRA和CiTARBP2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第46页 |
5.1.2 草鱼IRF2介导的PRKRA及TARBP2的转录调控机制分析 | 第46页 |
5.2 创新点 | 第46-4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