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法治 | 第14-15页 |
2.1.2 法治教育 | 第15页 |
2.1.3 大学生法治教育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第16-17页 |
2.2.2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 | 第17-19页 |
3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 第19-31页 |
3.1 调查方法及对象 | 第19页 |
3.2 大学生法治教育已取得的成绩 | 第19-22页 |
3.2.1 高校成立依法治校领导机构 | 第19-20页 |
3.2.2 大学生对法治具有初步认知 | 第20-21页 |
3.2.3 大学生对法治具有一定认同 | 第21-22页 |
3.3 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2-31页 |
3.3.1 社会生活法治氛围不够浓厚 | 第22-23页 |
3.3.2 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 第23-26页 |
3.3.3 家庭法治教育不够充分 | 第26-28页 |
3.3.4 大学生法治知识不够丰富 | 第28-31页 |
4 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4.1 社会法治环境有待改善 | 第31-32页 |
4.2 高校法治教育仍需革新 | 第32-34页 |
4.3 家庭法治教育存在疏漏 | 第34-35页 |
4.4 大学生忽视法治教育 | 第35-37页 |
5 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 第37-44页 |
5.1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网络法治教育 | 第37-38页 |
5.2 完善教育体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第38-41页 |
5.3 补足家庭教育,端正法治教育观念 | 第41-42页 |
5.4 提升学习动力,重视法治教育学习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