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不动产准征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不动产准征收的基本理论第11-23页
    1.1 不动产准征收的概念第11-15页
        1.1.1 关于不动产的概念界定第11页
        1.1.2 准征收的概念的提出第11-12页
        1.1.3 不动产准征收的概念辨析第12-14页
        1.1.4 不动产准征收和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4-15页
    1.2 不动产准征收的法律性质第15-17页
        1.2.1 关于不动产准征收法律性质的观点汇总第15-16页
        1.2.2 不动产准征收的法律性质界定第16-17页
    1.3 不动产准征收的构成要件第17-23页
        1.3.1 对象要件是不动产财产权第17-18页
        1.3.2 客观要件是损害事实第18-19页
        1.3.3 程序要件是正当法律程序第19-20页
        1.3.4 目的要件是公共利益第20-21页
        1.3.5 结果要件是特别牺牲第21-23页
第2章 我国不动产准征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3-33页
    2.1 关于我国不动产准征收之形态的分析第23-26页
        2.1.1 农村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第23页
        2.1.2 城乡规划对不动产财产权的限制第23-24页
        2.1.3 文物古迹保护的规定第24-25页
        2.1.4 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禁建规定第25-26页
    2.2 典型不动产准征收案例实证分析第26-30页
        2.2.1 云南西双版纳野象保护案第26-28页
        2.2.2 宁波栋社机场噪声扰民案第28-29页
        2.2.3 湖南岳阳明清古建筑改建案第29-30页
    2.3 我国在建立不动产准征收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2.3.1 宪法中对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第30-31页
        2.3.2 关于不动产准征收的立法不够完善第31页
        2.3.3 缺少关于不动产准征收的救济方式第31-33页
第3章 构建我国不动产准征收的制度设计第33-44页
    3.1 从宪法层面完善不动产财产权的法律体系第33-34页
    3.2 从立法层面构建不动产准征收制度第34-35页
    3.3 构建不动产准征收的法律救济机制第35-42页
        3.3.1 不动产准征收法律救济的意义第35-37页
        3.3.2 不动产准征收法律救济应遵循的原则第37-40页
        3.3.3 不动产准征收法律救济的基本程序第40-41页
        3.3.4 不动产准征收的法律救济方式第41-42页
    3.4 不动产准征收具体制度设计的建议第42-44页
        3.4.1 明确不动产准征收判定标准第42页
        3.4.2 设立准征收制度的认定审理机构第42-43页
        3.4.3 确立不动产准征收关于补偿的相关制度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害人过错及其法定化研究
下一篇:司马迁经济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