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社会共治视角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7页 |
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本内涵 | 第16页 |
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特征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公众参与 | 第17-19页 |
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9-20页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三、政府失灵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及评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一、宪法与食品安全基本法中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 | 第23页 |
二、其它有关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规定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实践状况 | 第24-26页 |
一、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识有所提高 | 第24页 |
二、舆论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且公信力较高 | 第24-25页 |
三、食品行业协会能够主动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 第25页 |
四、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一、公众参与相关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导致公众参与依据不足 | 第26页 |
二、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导致公众参与行为受到限制 | 第26-27页 |
三、公众参与方式缺乏创新导致公众参与广度深度不够 | 第27页 |
四、公众参与奖励和保护机制不健全导致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27-28页 |
五、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导致公众参与力度有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国外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考察与启示 | 第30-36页 |
第一节 美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考察 | 第30-31页 |
一、美国公众全程参与食品安全法规、政策的制定 | 第30页 |
二、美国建立了公众参与保护机制 | 第30-31页 |
三、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 | 第31页 |
第二节 日本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考察 | 第31-33页 |
一、日本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范围较广 | 第31-32页 |
二、日本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 | 第32页 |
三、日本设立了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欧盟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考察 | 第33-34页 |
一、欧盟确立了公众的主体地位 | 第33页 |
二、欧盟建立了食品信息公开机制 | 第33-34页 |
三、欧盟建立了公众投诉处理机制 | 第34页 |
第四节 国外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启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的完善建议 | 第36-42页 |
第一节 完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第36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创新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方式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完善公众参与保护和奖励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完善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