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6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1 实验对象 | 第1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6页 |
2.1.3 实验器械 | 第16-17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检测大鼠动期周期 | 第17-18页 |
2.2.2 实验分组 | 第18页 |
2.2.3 血清雌二醇(E2)浓度检测 | 第18页 |
2.2.4 组织准备 | 第18-19页 |
2.2.5 髁突组织学切片 | 第19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29页 |
3.1 大鼠体重变化 | 第20-21页 |
3.2 大鼠动情周期测量结果 | 第21-22页 |
3.2.1 大鼠动情周期各阶段的持续时间 | 第21页 |
3.2.2 大鼠阴道涂片光镜观察(如表4及图3至图6所示) | 第21-22页 |
3.3 大鼠血清E2浓度测量结果 | 第22-23页 |
3.4 大鼠髁突组织学形态检测结果 | 第23-25页 |
3.5 大鼠髁突软骨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 | 第25-29页 |
3.5.1 骨小梁测量参数 | 第25-26页 |
3.5.2 髁突软骨下骨骨参数,测量结果如表7至表9,图13至15所示 | 第26-2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9-34页 |
4.1 卵巢早衰 | 第29-30页 |
4.2 环磷酰胺对卵巢、骨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 雌激素与骨质疏松症 | 第31-32页 |
4.4 ICR的发病机制 | 第32-34页 |
第5章 结论、实验不足与展望 | 第34-35页 |
5.1 结论 | 第34页 |
5.2 实验不足与展望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病例报告一 | 第49-53页 |
病例报告二 | 第53-57页 |
病例报告三 | 第57-61页 |
病例报告四 | 第61-65页 |
病例报告五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