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1-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2.2 实验分组 | 第11页 |
2.3 材料与器械 | 第11-12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2-15页 |
2.4.1 术前准备 | 第12-13页 |
2.4.2 实验步骤 | 第13-14页 |
2.4.3 测量指标 | 第14-15页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15-1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6-21页 |
3.1 拔牙位点的分布情况及统计结果 | 第16页 |
3.2 临床结果 | 第16-17页 |
3.2.1 牙槽骨宽度的变化 | 第16-17页 |
3.2.2 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 第17页 |
3.3 CBCT结果 | 第17-19页 |
3.3.1 牙槽骨宽度的变化 | 第18页 |
3.3.2 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 第18-19页 |
3.4 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对比 | 第19页 |
3.4.1 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手术前后宽度比较 | 第19页 |
3.5 组织学观察结果 | 第19-2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1-27页 |
4.1 拔牙后美学区牙槽嵴的改建 | 第21-22页 |
4.2 位点保存的效果 | 第22-23页 |
4.3 位点保存中同种异体骨移植物的特性 | 第23-24页 |
4.4 CBCT测量 | 第24-25页 |
4.5 植骨区感染的处理 | 第25页 |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5-27页 |
4.6.1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4.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7-28页 |
5.1 结论 | 第27页 |
5.2 展望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附图 | 第32-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综述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