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三维扫描共焦显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7页
        1.2.1 共焦扫描方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外液晶光束偏转技术发展以及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国内外基于液晶的共焦扫描方法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课题主要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光束偏转的原理及控制方法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液晶及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第18-21页
        2.2.1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第18-19页
        2.2.2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原理及模型第19-20页
        2.2.3 矩形光栅生成器模型第20-21页
    2.3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光束偏转的原理第21-24页
        2.3.1 基本原理第21-23页
        2.3.2 数学模型第23-24页
    2.4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束偏转特性的研究第24-31页
        2.4.1 最大光束偏转角度的研究第24页
        2.4.2 光束偏转效率的研究第24-25页
        2.4.3 光束偏转精度的研究第25-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调焦原理的轴向扫描方法第32-5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可调焦透镜研究第32-39页
        3.2.1 焦距可控的组合光学系统第32-33页
        3.2.2 利用实现可调焦透镜的控制方法的研究第33-35页
        3.2.3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可调焦透镜特性研究第35-39页
    3.3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轴向可调焦多个焦点方法的研究第39-55页
        3.3.1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双焦点透镜的原理第39-41页
        3.3.2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双焦点透镜的控制方法的研究第41-45页
        3.3.3 双焦点透镜特性研究第45-52页
        3.3.4 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多焦点原理研究及特性研究第52-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三维共焦扫描系统第56-67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共焦显微成像原理第56-58页
    4.3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聚焦光斑三维位置控制方法第58-62页
    4.4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共焦显微三维扫描系统设计第62-66页
        4.4.1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共焦显微三维扫描系统光路设计第62-63页
        4.4.2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三维共焦扫描系统原理分析第63-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三维扫描的共焦显微系统实验研究第67-107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焦点的三维位置控制实验研究第67-70页
        5.2.1 单光束三维扫描实验装置第67-68页
        5.2.2 单光束横向偏转扫描实验研究第68-69页
        5.2.3 单光束轴向变焦扫描的实验研究第69-70页
    5.3 共焦显微系统软件平台第70-75页
        5.3.1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共焦显微系统三维扫描的软件平台第70-74页
        5.3.2 三维扫描的数据处理以及三维图像重构模块第74-75页
    5.4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三维扫描共焦显微系统实验研究第75-97页
        5.4.1 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三维扫描的共焦显微系统实验装置第75-76页
        5.4.2 共焦显微系统轴向变焦扫描特性实验第76-86页
        5.4.3 多焦点轴向响应特性实验研究第86-89页
        5.4.4 共焦显微系统横向二维扫描特性实验研究第89-97页
    5.5 标准的微结构样品共焦显微三维测量实验第97-106页
        5.5.1 标准一维光栅样品测量实验第97-100页
        5.5.2 标准二维光栅样品三维测量实验第100-106页
    5.6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结论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近空间多拦截器协同探测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MCSA的齿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