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WUE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指标 | 第12页 |
1.2.2 区域尺度WUE遥感估算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1.2.3 渭河流域的特殊性—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匮乏 | 第13-14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第14-19页 |
1.3.1 基于遥感的NPP估算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2 基于遥感的ET估算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3 区域尺度WUE估算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4 研究进展评述 | 第18-19页 |
1.4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2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2.2 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 第23-26页 |
2.2.1 数据资料来源 | 第23-24页 |
2.2.2 数据资料处理 | 第24-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3.1 遥感与GIS分析法 | 第26页 |
2.3.2 对比与相关分析法 | 第26页 |
2.3.3 数理模型法 | 第26-29页 |
第3章 渭河流域WUE遥感模型的构建 | 第29-45页 |
3.1 NPP估算子模型 | 第30-34页 |
3.1.1 CASA模型简介 | 第30-31页 |
3.1.2 NPP算法 | 第31-34页 |
3.2 ET估算子模型 | 第34-38页 |
3.2.1 三角形模型简介 | 第34-35页 |
3.2.2 ET算法 | 第35-38页 |
3.3 模型关键参数获取 | 第38-44页 |
3.3.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第38-39页 |
3.3.2 地表水分指数 | 第39-40页 |
3.3.3 地表反照率 | 第40-41页 |
3.3.4 地表温度 | 第41-42页 |
3.3.5 地表净辐射量 | 第42-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渭河流域WUE模型估算结果比较与验证 | 第45-61页 |
4.1 NPP子模型估算结果比较与验证 | 第45-50页 |
4.1.1 与MOD17-NPP数据产品的比较 | 第45-47页 |
4.1.2 与部分实测、统计数据以及其他模型的比较 | 第47-49页 |
4.1.3 NPP子模型结果合理性评价 | 第49-50页 |
4.2 ET子模型估算结果比较与验证 | 第50-55页 |
4.2.1 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蒸散数据比较 | 第50-52页 |
4.2.2 与MOD16-ET数据产品比较 | 第52-53页 |
4.2.3 流域水量平衡法精度验证 | 第53-54页 |
4.2.4 ET子模型结果合理性评价 | 第54-55页 |
4.3 WUE模型估算结果比较与验证 | 第55-59页 |
4.3.1 与MODIS产品计算WUE的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4.3.2 与部分通量观测数据以及其他模型的比较 | 第57-59页 |
4.4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渭河流域WUE遥感模型结果分析 | 第61-75页 |
5.1 渭河流域NPP与ET的时空特征 | 第61-64页 |
5.1.1 NPP时空特征 | 第61-63页 |
5.1.2 ET时空特征 | 第63-64页 |
5.2 渭河流域WUE特征 | 第64-71页 |
5.2.1 土地覆被的WUE特征 | 第64-66页 |
5.2.2 WUE年值空间分布 | 第66-68页 |
5.2.3 WUE四季时空特征 | 第68-69页 |
5.2.4 年内WUE与气温和降雨的关系 | 第69-71页 |
5.3 WUE子模型的参数灵敏度 | 第71-73页 |
5.3.1 NPP子模型的参数灵敏度 | 第71-72页 |
5.3.2 ET子模型的参数灵敏度 | 第72-73页 |
5.4 WUE总模型的参数灵敏度 | 第73-74页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76-77页 |
6.3 讨论与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