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

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人流动线与空间组织关联性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研究背景及起源第18-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2 课题来源第19-2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20页
        1.2.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第21-23页
        1.3.1 研究范围第21-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23-26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25页
        1.4.2 论文框架第25-26页
第二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背景与理论知识第26-36页
    2.1 商业综合体第26-27页
        2.1.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第26页
        2.1.2 商业综合体的类型第26-27页
        2.1.3 商业综合体与其他商业建筑及建筑群的区别第27页
    2.2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第27-30页
        2.2.1 国外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第27-28页
        2.2.2 国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历程第28-30页
    2.3 国内外商业综合体的研究第30-33页
        2.3.1 国外研究第30-32页
        2.3.2 国内研究第32-33页
    2.4 大型商业综合体运营发展模式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组织及人流动线类型化第36-54页
    3.1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类型及布局模式第36-43页
        3.1.1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的构成第36-38页
        3.1.2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的布局模式分类第38-43页
    3.2 商业综合体动线及动线空间构成要素第43-46页
        3.2.1 动线概念第43页
        3.2.2 商业综合体内部动线的作用第43-44页
        3.2.3 动线空间构成要素第44-46页
    3.3 商业综合体内部动线设计系统第46-48页
        3.3.1 水平人流动线设计第46页
        3.3.2 垂直人流动线设计第46-48页
    3.4 商业综合体内部主要点空间类型第48-52页
        3.4.1 主力店第48页
        3.4.2 出入口分布与其他交通结合方式第48-51页
        3.4.3 中庭空间设计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商业综合体动线布局模式及规律解析第54-85页
    4.1 商业综合体内部人流动线分析理论依据第54-56页
        4.1.1 设计良好的平面动线三大衡量指标第54-55页
        4.1.2 设计良好的垂直动线三大衡量指标第55页
        4.1.3 感知度第55-56页
    4.2 实地调研第56-57页
        4.2.1 调研目的第56-57页
        4.2.2 调研内容第57页
        4.2.3 调研方法第57页
    4.3. 调研对象概况及其流线组织设计第57-62页
        4.3.1 调研案例1——合肥银泰中心第58-59页
        4.3.2 调研案例2——合肥万达广场第59-60页
        4.3.3 调研案例3——上海恒隆广场第60-61页
        4.3.4 调研案例4——上海国金中心商城第61-62页
    4.4 各调研案例动线设计模式及空间组织设计分析第62-79页
        4.4.1 合肥银泰中心第62-66页
        4.4.2 合肥包河万达商业综合体第66-70页
        4.4.3 上海恒隆广场第70-74页
        4.4.4 上海国金中心商城第74-79页
    4.5 动线设计中主力店分析第79-83页
        4.5.1 单层平面中主力店布置第79-81页
        4.5.2 多层平面中主力店布置第81-83页
    4.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商业综合体中消费者主观评价调查第85-102页
    5.1 调查目的及方法第85-88页
        5.1.0 调查目的第85页
        5.1.1 调查案例选择第85-86页
        5.1.2 调查内容及方法第86-87页
        5.1.3 调研时间及问卷回收情况第87-88页
    5.2 基本信息及空间序列性因素统计与分析第88-94页
        5.2.1 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第88-89页
        5.2.2 内部空间设计调查第89-94页
    5.3 SD法分析——动线与空间设计影响因素调查第94-100页
        5.3.1 从要素平均值与标准差分析案例动线设计第97-99页
        5.3.2 从要素平均值对比分析案例内部空间设计第99-100页
    5.4 案例调研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商业综合体内部动线设计建议及空间设计原则第102-109页
    6.1 动线设计建议第102-105页
        6.1.1 水平动线基于回环度的人流动线组织模式设计建议第102页
        6.1.2 垂直动线设计建议第102-103页
        6.1.3 主力店布置建议第103-105页
    6.2 节点空间设计建议第105-107页
    6.3 内部空间序列组织原则第107-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引文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附录1 调研案例内部动线与空间设计的调查问卷第115-116页
附录2 商业综合体内部动线与空间设计评价表第116-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建筑广义无障碍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镇村空间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