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经学的兴衰与汉赋文体流变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8-15页
    一、经学与汉赋的研究脉络及研究现状第8-14页
        (一)经学研究的脉络第8-10页
        (二)汉赋研究的脉络第10-12页
        (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页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经学的萌芽与骚体赋的兴起第15-30页
    一、黄老道家夹缝中的经学第15-17页
    二、经学渗透于道家思想和楚风中第17-19页
    三、骚体赋对楚风的继承与发展第19-30页
        (一)情感内涵的表达第20-23页
        (二)形式风格的开拓第23-30页
第二章 经学的昌盛与汉大赋的繁荣第30-47页
    一、政权庇佑下的经学昌盛第30-35页
        (一)“崇儒尊经”的霸权地位第30-32页
        (二)政治统治的必然产物第32-35页
    二、经学昌盛影响下的汉大赋的繁荣第35-47页
        (一)经学附庸地位的“颂美”“讽谏”情怀第35-40页
        (二)通经入仕的迫切需求第40-42页
        (三)“以大为美”的艺术追求第42-45页
        (四)摹拟之风的盛行第45-47页
第三章 经学的衰落与抒情小赋的盛行第47-57页
    一、僵化体制下的经学衰落第47-50页
        (一)经学一统思想的瓦解第47-49页
        (二)道家隐逸思想的复兴第49-50页
    二、经学衰落影响下的抒情小赋的盛行第50-57页
        (一)文学风格的变化第50-54页
        (二)汉赋的诗化现象第54-57页
第四章 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第57-61页
    一、汉赋对文学史的影响第57-59页
        (一)汉赋的贡献第57-58页
        (二)汉赋的局限性第58-59页
    二、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注释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词块在高中英语写作中运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围术期镇痛药帕瑞昔布钠的合成及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