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前言 | 第14页 |
1.2 乳液聚合 | 第14-20页 |
1.2.1 乳液聚合特点 | 第14-15页 |
1.2.2 乳液聚合原理 | 第15页 |
1.2.3 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 | 第15-17页 |
1.2.4 乳液聚合技术进展 | 第17-19页 |
1.2.5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 第19-20页 |
1.3 苯丙乳液的改性及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1 有机硅改性 | 第20-21页 |
1.3.2 有机氟改性 | 第21-22页 |
1.3.3 纳米材料改性 | 第22页 |
1.3.4 环氧树脂改性 | 第22-23页 |
1.3.5 聚氨酯改性 | 第23页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苯丙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 第26-4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1.1 药品及仪器 | 第26-27页 |
2.1.2 苯丙乳液的制备 | 第27-28页 |
2.1.3 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表征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2.1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2 乳化剂用量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3 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4 软硬单体的配比对涂膜硬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5 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2.2.6 搅拌强度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 结构表征 | 第34-38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2.3.3 热重分析 | 第36页 |
2.3.4 接触角分析 | 第36-37页 |
2.3.5 电化学分析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0-41页 |
3.1.2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制备 | 第41页 |
3.1.3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41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3.2.1 有机硅改性剂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2 改性剂的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改性前后乳液性能测试对比 | 第44-45页 |
3.3 结构表征 | 第45-54页 |
3.3.1 红外(FIR)光谱分析 | 第45-49页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9-50页 |
3.3.3 热重分析 | 第50-52页 |
3.3.4 接触角分析 | 第52-54页 |
3.3.5 电化学分析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研究 | 第56-6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1.1 药品与仪器 | 第56-57页 |
4.1.2 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 | 第57页 |
4.1.3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57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4.2.1 有机氟改性剂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4.2.2 改性前后乳液性能对比 | 第60页 |
4.3 结构表征 | 第60-69页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5页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5-66页 |
4.3.3 热重分析 | 第66-67页 |
4.3.4 接触角分析 | 第67-68页 |
4.3.5 电化学分析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页 |
结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