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1.2.1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师生互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1.4.1 新手教师的界定 | 第23页 |
1.4.2 课堂师生互动的界定 | 第23-2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6 CLASS介绍 | 第25-30页 |
1.6.1 CLASS简介 | 第26页 |
1.6.2 CLASS的框架介绍 | 第26-27页 |
1.6.3 CLASS的评分标准 | 第27-28页 |
1.6.4 运用CLASS评估我国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第2章 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2.1 符号互动理论 | 第30-31页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1页 |
2.3 交往理论 | 第31-34页 |
第3章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结果描述 | 第34-44页 |
3.1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观察描述 | 第34-36页 |
3.2 师生互动得分信度检验 | 第36页 |
3.3 师生互动得分结果的描述 | 第36-39页 |
3.3.1 师生互动CLASS三大领域的得分结果的描述 | 第36-38页 |
3.3.2 师生互动在十个维度的得分结果描述 | 第38-39页 |
3.4 师生互动得分相关性描述 | 第39-44页 |
3.4.1 三大领域得分相关性描述 | 第39-40页 |
3.4.2 十个维度得分相关性描述 | 第40-42页 |
3.4.3 三大领域成对检验分析 | 第42-44页 |
第4章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58页 |
4.1 师生互动在情感支持领域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49页 |
4.1.1 教师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 第44-45页 |
4.1.2 教师的敏感性较低 | 第45-47页 |
4.1.3 学生观点难以被尊重 | 第47-49页 |
4.2 师生互动在课堂组织领域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53页 |
4.2.1 教师有意识地管理课堂问题行为 | 第49-50页 |
4.2.2 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 | 第50-52页 |
4.2.3 教学效率偏低 | 第52-53页 |
4.3 师生互动在教学支持领域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58页 |
4.3.1 学生认知难以得到发展 | 第53-54页 |
4.3.2 教师反馈水平普遍不高 | 第54-56页 |
4.3.3 教师有一定的语言示范水平 | 第56-58页 |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 第58-66页 |
5.1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 | 第58-62页 |
5.1.1 教师的观念 | 第58-59页 |
5.1.2 教师TPACK发展水平 | 第59-61页 |
5.1.3 教学经验 | 第61页 |
5.1.4 教师精力 | 第61-62页 |
5.2 小学新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建议 | 第62-66页 |
5.2.1 转变教育观念 | 第62-63页 |
5.2.2 加强个人反思 | 第63-64页 |
5.2.3 训练欠缺技能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82页 |
附录 1 | 第72-74页 |
附录 2 | 第74页 |
附录 3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