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私立论文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问题专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1.1 课题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民办教育行业管理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思路第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第19-27页
    2.1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民办教育协会第19-20页
        2.1.2 行业管理第20-21页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公共治理理论第21-22页
        2.2.2 非政府组织理论第22页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2-23页
    2.3 国内外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经验借鉴第23-27页
        2.3.1 国外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经验总结第23-24页
        2.3.2 国内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经验总结第24页
        2.3.3 国内外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经验比较第24-27页
第三章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问题的提出第27-41页
    3.1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的发展现状第27-30页
        3.1.1 法律地位第27-28页
        3.1.2 职能目标第28-29页
        3.1.3 协会成员第29页
        3.1.4 组织架构第29-30页
        3.1.5 资金状况第30页
    3.2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的职能问题第30-35页
        3.2.1 代表职能不明确第31-32页
        3.2.2 协调职能不凸显第32-33页
        3.2.3 维权职能难落地第33-34页
        3.2.4 管理职能不突出第34页
        3.2.5 服务职能待完善第34-35页
    3.3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的外部问题第35-37页
        3.3.1 宏观政策扶持匮乏第35-36页
        3.3.2 主管部门授权有限第36页
        3.3.3 会员单位需求多元第36-37页
    3.4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的内部问题第37-41页
        3.4.1 组织建设有待完善第37页
        3.4.2 标准制定参与欠佳第37-38页
        3.4.3 服务协调有待提高第38页
        3.4.4 权益维护步履维艰第38-39页
        3.4.5 合作交流有待拓展第39页
        3.4.6 独立自主条件尚欠第39-41页
第四章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8页
    4.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第41-44页
        4.1.1 成立历史——协会成立滞后学校第41页
        4.1.2 宏观环境——政府支持差距太大第41-42页
        4.1.3 权力利益——主管部门授权无愿第42页
        4.1.4 民办机构——民办机构尚待成熟第42-43页
        4.1.5 协会权力——权益维护力所不及第43-44页
        4.1.6 会员代表——覆盖面积严重不足第44页
    4.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第44-48页
        4.2.1 协会运作时间短——组织完善尚待时日第44-45页
        4.2.2 人事任命不独立——运作独立路途遥远第45页
        4.2.3 缺乏专职的人员——人手配置尚待充实第45-46页
        4.2.4 协会办公经费紧——日常运营艰难维系第46页
        4.2.5 协会沟通不到位——沟通机制有待健全第46-48页
第五章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在行业管理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分析第48-54页
    5.1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自身定位不准确第48-50页
        5.1.1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与主管部门——像上下级关系第48-49页
        5.1.2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与民办学校——似医患的关系第49页
        5.1.3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的自身定位——类学会型社团第49-50页
    5.2 民办教育协会自身定位不准的原因分析第50-54页
        5.2.1 成立时间短——成立前无定位调查分析第50-51页
        5.2.2 人事权力缺——成立以后摸着石头过河第51-52页
        5.2.3 收入来源窄——经费少不支撑独立定位第52页
        5.2.4 思想欠突破——知识结构难以定位分析第52-54页
第六章 解决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管理问题的对策第54-70页
    6.1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明确自身定位对策第54-62页
        6.1.1 民办教育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关系第56-58页
        6.1.2 民办教育协会与民办教育机构——社会契约关系第58页
        6.1.3 民办教育协会行业中自身定位——行业利益代表第58-61页
        6.1.4 民办教育协会行业的发展模式——独立自主模式第61-62页
    6.2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外部条件争取对策第62-64页
        6.2.1 呼吁政府职能转变——重视协会发展与减政放权第62-63页
        6.2.2 促进管理体制改革——转变管理方式与治理模式第63-64页
    6.3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内部能力培养对策第64-70页
        6.3.1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能力的内涵第64页
        6.3.2 基于价值链和管理能力模型构建第64-66页
        6.3.3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加强政府沟通和学校协调第66页
        6.3.4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理顺治理结构与权力分配第66-67页
        6.3.5 增强组织内部管理——完善组织设计与制度建设第67页
        6.3.6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价值一致的精英队伍第67-68页
        6.3.7 积极拓展收入来源——多方资源共享与相互支持第68-70页
第七章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件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戴尔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区域废旧家用电器回收网络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