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9-20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能源合作的理论基础与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2.1 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的概念 | 第21页 |
2.1.1 能源合作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能源安全的概念 | 第21页 |
2.2 能源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相互依赖理论与能源合作的关联性 | 第21-22页 |
2.2.2 国际合作理论与能源合作的关联性 | 第22页 |
2.2.3 地缘政治学理论与能源合作的关联性 | 第22-23页 |
2.3 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2.3.1 能源供给安全 | 第23-24页 |
2.3.2 能源价格安全 | 第24页 |
2.3.3 能源运输安全 | 第24-25页 |
2.3.4 能源消费的环境安全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非能源合作的回顾与现状概述 | 第26-29页 |
3.1 中非能源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26-27页 |
3.2 中非能源合作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3.2.1 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 | 第27-28页 |
3.2.2 中非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非能源合作的有利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4.1 中非能源合作的政策保障 | 第29-31页 |
4.1.1 中国实施“走出去”的能源发展战略 | 第29-30页 |
4.1.1.1 加强与产油国的合作,实施能源进.多元化 | 第29-30页 |
4.1.1.2 加强同能源消费国的合作,开展能源多边合作 | 第30页 |
4.1.1.3 鼓励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 第30页 |
4.1.2 非洲优惠的能源投资政策 | 第30-31页 |
4.2 中非能源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 第31-35页 |
4.2.1 中非在能源资源方面具有互补性 | 第31-32页 |
4.2.1.1 非洲地区资源储量丰富 | 第32页 |
4.2.1.2 中国石油资源匮乏 | 第32页 |
4.2.2 中非在能源市场方面具有互补性 | 第32-33页 |
4.2.2.1 非洲需要能源出.市场多元化 | 第33页 |
4.2.2.2 中国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 第33页 |
4.2.3 中非在能源开发资本方面具有互补性 | 第33-34页 |
4.2.3.1 非洲经济落后缺乏能源开发资本 | 第33页 |
4.2.3.2 中国具有雄厚的能源开发资本 | 第33-34页 |
4.2.4 中非在能源勘探技术方面具有互补性 | 第34-35页 |
4.2.4.1 非洲能源勘探开发技术落后 | 第34页 |
4.2.4.2 中国具备先进的能源勘探开发技术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中非能源合作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5.1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政治风险 | 第35-37页 |
5.1.1 西方所谓的“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 第35-36页 |
5.1.2 西方所谓的“中国能源威胁论”的影响 | 第36页 |
5.1.3 非洲地区多数产油国国内政局不稳 | 第36-37页 |
5.2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大国间的能源博弈 | 第37-39页 |
5.2.1 美国“三管齐下”的非洲石油资源政策 | 第37页 |
5.2.2 欧洲利用传统地缘政治优势争夺非洲石油资源 | 第37-38页 |
5.2.3 日本和俄罗斯抢占非洲石油资源 | 第38页 |
5.2.4 印度和韩国对非洲石油的争夺 | 第38-39页 |
5.3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经济风险 | 第39-40页 |
5.3.1 非洲国家技术及专业人才短缺 | 第39页 |
5.3.2 中非能源合作基础设施落后 | 第39页 |
5.3.3 非洲多数产油国经济体制不完善 | 第39页 |
5.3.4 非洲能源开发呈现本土化趋势 | 第39-40页 |
5.4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安全风险 | 第40-43页 |
5.4.1 大国间的能源竞争造成的能源价格安全风险 | 第40-41页 |
5.4.2 非洲距离中国较远造成的能源运输安全风险 | 第41页 |
5.4.3 非洲地区错综复杂的局势造成的人身安全风险 | 第41-43页 |
第六章 能源安全视角下的中非能源合作战略分析与路径选择 | 第43-51页 |
6.1 中非能源合作战略分析与战略定位 | 第43-45页 |
6.1.1 中非能源合作的战略分析 | 第43-44页 |
6.1.2 中非能源合作战略定位 | 第44-45页 |
6.2 中非能源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45-48页 |
6.2.1 加强与能源消费大国在非洲地区的合作,为中非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第45页 |
6.2.2 扩大中非贸易,巩固中非能源合作 | 第45-46页 |
6.2.3 加强对非洲能源合作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 | 第46页 |
6.2.4 加强中非政府间能源对话,树立合作共赢的思维 | 第46-47页 |
6.2.5 树立海洋安全观,强化海权意识,保证能源运输安全 | 第47页 |
6.2.6 加强对非洲国家的民间外交,为中非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7-48页 |
6.3 实施中非能源合作战略的保障机制 | 第48-51页 |
6.3.1 中非定期会议 | 第48-49页 |
6.3.2 中非高层政治磋商 | 第49页 |
6.3.3 中非高层互访 | 第49页 |
6.3.4 中非经济合作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