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视角下的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对差序格局的认识的深入理解 | 第13页 |
·差序视角对当前公务员思想异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 差序格局 | 第16-25页 |
·差序格局的含义 | 第16-17页 |
·差序格局的特性 | 第17-18页 |
·差序格局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 | 第18-20页 |
·差序格局中关系逻辑的类型及互动 | 第20-22页 |
·差序格局中关系逻辑的类型 | 第20-21页 |
·差序格局中关系逻辑的互动 | 第21-22页 |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在社会变迁中的新趋势 | 第22-25页 |
·姻缘关系和拟似亲缘关系丰富了差序格局的内容 | 第22页 |
·利益关系对差序格局的作用 | 第22-23页 |
·团体格局对差序格局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业缘关系进入差序格局 | 第24-25页 |
3 公务员思想道德的内容及其现状 | 第25-29页 |
·公务员思想道的德内容 | 第25页 |
·公务员思想道德的特点 | 第25-26页 |
·公务员思想道德现状 | 第26-29页 |
·公务员思想道德在现实中的积极方面 | 第27页 |
·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在现实中的消极方面 | 第27-29页 |
4. 基于差序格局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 第29-41页 |
·附际运行中的互动 | 第29页 |
·差序格局的高权利背景 | 第29-30页 |
·差序格局下公务员信任度的现状 | 第30-33页 |
·差序格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33-36页 |
·差序格局对经济的破坏 | 第33-34页 |
·差序格局与社会分层 | 第34-35页 |
·熟人社会对于公共智力的破坏性 | 第35-36页 |
·差序格局视角分析问题原因 | 第36-41页 |
·差序格局“伦”的等差性对公务员的影响 | 第37-38页 |
·差序格局“仁”的不确定对公务员的影响 | 第38页 |
·差序格局中“己”的定位对公务员的影响 | 第38-39页 |
·差序格局中“礼制”思想对公务员的影响 | 第39页 |
·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并存对公务员的影响 | 第39-41页 |
5 对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探索 | 第41-46页 |
·摒弃“自我主义”的价值观念 | 第41页 |
·营建理性化的行政组织机制 | 第41页 |
·积极推进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的法治化 | 第41-42页 |
·探索建立科学化得道德问责机制 | 第42-43页 |
·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 | 第43页 |
·完善公务员生活保障制度 | 第43-44页 |
·建立完善的公务员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完善公务员的录用制度 | 第44页 |
·强化公务员考核办法 | 第44-45页 |
·构建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45-46页 |
·明确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 第45页 |
·把握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 | 第45页 |
·正确应用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