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滤泥的物质特性 | 第12-17页 |
1.2.1 滤泥的来源与分类 | 第12-15页 |
1.2.2 滤泥的物质成分 | 第15-17页 |
1.3 滤泥的研究与利用 | 第17-19页 |
1.3.1 利用滤泥生产复合肥 | 第17页 |
1.3.2 利用滤泥生产饲料 | 第17-18页 |
1.3.3 提取蔗蜡及植物固醇 | 第18页 |
1.3.4 利用滤泥制备材料及添加剂 | 第18页 |
1.3.5 滤泥作为生物质燃料 | 第18-19页 |
1.4 滤泥脱水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 泥质脱水的工艺及其原理 | 第20-27页 |
1.5.1 蒸发脱水工艺 | 第20-22页 |
1.5.2 非蒸发脱水工艺 | 第22-25页 |
1.5.3 滤泥热压脱水工艺 | 第25-26页 |
1.5.4 滤泥热压脱水机理 | 第26-27页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7-29页 |
1.6.1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 | 第27页 |
1.6.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滤泥的脱水特性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滤泥脱水特性研究机理 | 第29-30页 |
2.2.1 滤泥的间隙-结合水分分布的研究 | 第29页 |
2.2.2 滤泥的过滤特性研究 | 第29-30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3.2 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2.3.3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2.4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第34-40页 |
2.4.1 压滤测定结果 | 第34页 |
2.4.2 热风干燥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2.4.3 TG-DTG-DTA法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2.4.4 滤泥过滤常数K | 第38页 |
2.4.5 滤泥可压缩性指数S | 第38-39页 |
2.4.6 滤泥的过滤比阻R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滤泥热压脱水的实验研究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41-44页 |
3.2.1 压强系统 | 第42页 |
3.2.2 温度系统 | 第42-43页 |
3.2.3 实验其他装置 | 第43-44页 |
3.2.4 实验装置技术参数 | 第44页 |
3.3 热压脱水实验材料与其操作步骤 | 第44-45页 |
3.3.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3.3.2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5页 |
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5-56页 |
3.4.1 热压脱水单因素实 | 第45-50页 |
3.4.2 热压脱水的响应面实验 | 第50-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热压脱水对滤泥物化性质的影响 | 第57-74页 |
4.1 热压脱水过程滤泥物化性质的表征 | 第57-59页 |
4.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分析 | 第57页 |
4.1.2 滤泥内部结构的分形维数 | 第57-58页 |
4.1.3 有机官能团 | 第58页 |
4.1.4 润湿性与疏水性 | 第58页 |
4.1.5 滤泥的复吸水性 | 第58-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72页 |
4.3.1 滤泥扫描电子镜图像的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4.3.2 滤泥结构形态变化的分形维数分析 | 第61-64页 |
4.3.3 滤泥的有机官能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4.3.4 滤泥的润湿性与疏水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4.3.5 热压滤泥的复吸水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滤泥的燃烧性质 | 第74-86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燃烧过程 | 第74-75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75-79页 |
5.3.1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5.3.2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5.3.3 实验方法 | 第75-79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84页 |
5.4.1 滤泥的工业分析结果 | 第79-80页 |
5.4.2 滤泥的发热量测定结果 | 第80-81页 |
5.4.3 滤泥的综合热分析 | 第81-84页 |
5.4.4 滤泥燃烧特性参数 | 第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滤泥热压脱水的经济性分析 | 第86-91页 |
6.1 引言 | 第86页 |
6.2 热压脱水与蒸发干燥脱水的能耗比较 | 第86-88页 |
6.2.1 滤泥热压脱水过程的动力消耗能E1的确定 | 第86-87页 |
6.2.2 滤泥中水分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E2的确定 | 第87页 |
6.2.3 干滤泥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E3的确定 | 第87页 |
6.2.4 单位质量滤泥热压脱水理论能耗E的确定 | 第87-88页 |
6.2.5 滤泥蒸发脱水理论能耗分析 | 第88页 |
6.3 滤泥脱水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88-89页 |
6.3.1 回收滤泥糖分收益 | 第88页 |
6.3.2 滤泥综合利用收益 | 第88-89页 |
6.3.3 成本估算 | 第89页 |
6.3.4 经济效益 | 第89页 |
6.4 社会效益评估 | 第89-9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创新点 | 第92页 |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