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2.3 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1 国际展会及其贸易效应 | 第14-16页 |
2.1.2 国际贸易与展会关系理论 | 第16-19页 |
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2.1 国际展会研究 | 第19-21页 |
2.2.2 中越贸易研究 | 第21-23页 |
2.2.3 国际展会对国际贸易作用研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中越贸易现状及其博览会因素 | 第24-37页 |
3.1 中越贸易发展态势 | 第24-31页 |
3.1.1 贸易规模变化 | 第24-27页 |
3.1.2 商品结构演化 | 第27-28页 |
3.1.3 贸易地位上升 | 第28-31页 |
3.2 中越贸易发展中的博览会效应定性分析 | 第31-37页 |
3.2.1 外交便利 | 第31-32页 |
3.2.2 通道便利 | 第32-34页 |
3.2.3 要素集聚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7-48页 |
4.1 基于计量方法 | 第37-41页 |
4.1.1 模型设计 | 第37-38页 |
4.1.2 回归分析 | 第38-41页 |
4.2 基于实地调研 | 第41-47页 |
4.2.1 数据与资料来源 | 第41-42页 |
4.2.2 越北民众对CAEXPO认知程度分析 | 第42-44页 |
4.2.3 CAEXPO贸易对接功能强弱性分析 | 第44-47页 |
4.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中越贸易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优化路径 | 第48-55页 |
5.1 完善展会基础建设 | 第48-50页 |
5.1.1 加强宣传及推广 | 第48-49页 |
5.1.2 改进产品及服务 | 第49页 |
5.1.3 调动参展积极性 | 第49-50页 |
5.2 推进参展便利化 | 第50-52页 |
5.2.1 推进参展及购票便利化 | 第50-51页 |
5.2.2 推进过境及商务便利化 | 第51-52页 |
5.3 延展展会产业合作 | 第52-53页 |
5.3.1 升级展会产品结构 | 第52页 |
5.3.2 加强两国产业合作 | 第52-53页 |
5.4 打造博览会品牌 | 第53-55页 |
5.4.1 强化展会平台 | 第53-54页 |
5.4.2 优化展会管理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6.1.1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中越贸易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第55页 |
6.1.2 博览会通过对要素的集聚和优化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 第55页 |
6.1.3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 第55-56页 |
6.2 创新与局限 | 第56-58页 |
6.2.1 研究创新点 | 第56页 |
6.2.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1 | 第63-64页 |
附录2 | 第64-65页 |
附录3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