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1.3.1 社会转型期第16页
        1.3.2 家庭教育第16-17页
        1.3.3 未成年人第17页
        1.3.4 价值观第17-18页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8-20页
        1.4.1 研究的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1.4.3 可行性分析第19-20页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江西省九江市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的现状调查第20-41页
    2.1 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的过程第20-21页
        2.1.1 问卷的设计第20页
        2.1.2 调查的过程第20-21页
    2.2 问卷的内容第21-37页
        2.2.1 社会转型期家庭基本情况统计第21-24页
        2.2.2 家庭教育的现状第24-34页
        2.2.3 未成年人价值观现状第34-37页
    2.3 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价值观影响的调查第37-41页
        2.3.1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积极的影响第37-40页
        2.3.2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价值观消极的影响第40-41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的原因分析第41-50页
    3.1 家庭教育观念的因素第41-43页
        3.1.1 家庭教育目标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人生目的第42页
        3.1.2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人生态度第42页
        3.1.3 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第42-43页
    3.2 家长自身的因素第43-47页
        3.2.1 家长的教育责任感第44-45页
        3.2.2 家长的教育标准第45-46页
        3.2.3 家长的教育知识第46-47页
        3.2.4 家长的教育能力第47页
        3.2.5 家长的心理素质第47页
    3.3 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第47-48页
        3.3.1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第47-48页
        3.3.2 专断型的教养方式第48页
        3.3.3 放纵型的教养方式第48页
        3.3.4 忽视型的教养方式第48页
    3.4 家庭环境的因素第48-50页
        3.4.1 家庭结构第48-49页
        3.4.2 家庭成员间关系第49页
        3.4.3 家庭经济状况第49页
        3.4.4 家庭生活方式第49-50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价值观家庭教育实现的对策及建议第50-56页
    4.1 建设社区家庭信息中心第50-52页
        4.1.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第51页
        4.1.2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第51页
        4.1.3 完善评估机制,加强监督第51页
        4.1.4 争取政策扶持,增加投入第51-52页
    4.2 构建家庭“防火墙”第52页
        4.2.1 净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外部环境第52页
        4.2.2 建立家庭异动监控机制第52页
    4.3 结合实际,加强指导第52-54页
        4.3.1 独生子女教育第52-53页
        4.3.2 个体工商业子女教育第53页
        4.3.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第53页
        4.3.4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第53-54页
    4.4 塑造理想家长形象第54-55页
        4.4.1 自主学习更新观念第54页
        4.4.2 强化教育意识第54-55页
    4.5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第55-56页
        4.5.1 良好的情感环境第55页
        4.5.2 良好的教育环境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一)第60-64页
附录(二)第64-65页
附录(三)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7-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信息化微型课程开发研究
下一篇:走在成长的路上--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