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23页 |
1.2.1 铅铋流体的研究动态 | 第15-19页 |
1.2.2 金属钠和其他液态金属的研究动态 | 第19-20页 |
1.2.3 水不稳定性的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1.2.4 本团队相关的研究 | 第22-23页 |
1.3 研究存在不足及问题的提出 | 第2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CFD软件及计算模型 | 第24-35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数值计算与FLUENT软件 | 第24-25页 |
2.2.1 数值计算 | 第24页 |
2.2.2 CFD软件 | 第24-25页 |
2.2.3 FLUENT软件 | 第25页 |
2.3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与湍流计算模型 | 第25-28页 |
2.3.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2.3.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6-27页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7页 |
2.3.4 湍流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2.4 不同高度差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2.4.1 几何建模 | 第28-29页 |
2.4.2 回路参数 | 第29页 |
2.4.3 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2.5 计算条件与流程 | 第30-32页 |
2.5.1 物性建立与设置 | 第30-31页 |
2.5.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1页 |
2.5.3 初始条件的设置 | 第31页 |
2.5.4 数值算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2.5.5 模拟与计算流程 | 第32页 |
2.6 网格敏感性分析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铅铋流动换热数值计算结果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加热段计算结果 | 第35-37页 |
3.2.1 径向速度分布 | 第35-36页 |
3.2.2 径向温度分布 | 第36页 |
3.2.3 模拟结果验证 | 第36-37页 |
3.3 铅铋回路模型计算结果 | 第37-40页 |
3.3.1 高度差对质量流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加热段出口速度分布 | 第38页 |
3.3.3 加热段出口温度分布 | 第38-39页 |
3.3.4 高度差对加热段传热系数影响 | 第39-40页 |
3.4 加功率对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40-44页 |
3.4.1 加功率输入曲线 | 第40页 |
3.4.2 加功率对流量影响 | 第40-42页 |
3.4.3 加功率对加热段出口温度影响 | 第42-43页 |
3.4.4 加功率对冷却段出口温度影响 | 第43-44页 |
3.4.5 加功率对换热系数影响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不同介质的流动不稳定特性 | 第46-57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水不稳定性 | 第46-48页 |
4.2.1 水的压降-流量特性曲线 | 第46-47页 |
4.2.2 水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 第47-48页 |
4.3 钠不稳定性 | 第48-49页 |
4.3.1 钠的压降-流量特性曲线 | 第48页 |
4.3.2 钠不稳定性实验数据研究 | 第48-49页 |
4.4 铅铋不稳定性 | 第49-51页 |
4.4.1 铅铋压降-流量特性曲线 | 第49-50页 |
4.4.2 铅铋不稳定性计算研究 | 第50-51页 |
4.5 不稳定性比较 | 第51-55页 |
4.5.1 发生条件比较 | 第51页 |
4.5.2 发生过程比较 | 第51-54页 |
4.5.3 发生类型比较 | 第54-55页 |
4.6 不同介质不稳定性机理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铅铋热工实验台架设计 | 第57-66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实验工况范围 | 第57-58页 |
5.3 实验系统 | 第58-63页 |
5.3.1 实验回路 | 第58页 |
5.3.2 管道系统 | 第58-59页 |
5.3.3 加热系统 | 第59-61页 |
5.3.4 冷却系统 | 第61-62页 |
5.3.5 测量系统 | 第62-63页 |
5.4 实验方案 | 第63-64页 |
5.5 误差分析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1 用于铅铋流动换热计算过程主要输出输出变量符号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