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引言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资产剥离概念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1.2.2 资产剥离动因相关文献 | 第15-17页 |
1.2.3 资产剥离绩效相关文献 | 第17-20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2.资产剥离理论概述 | 第22-28页 |
2.1 资产剥离的概念 | 第22-24页 |
2.1.1 资产剥离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资产剥离的方式 | 第22-23页 |
2.1.3 资产剥离与资产重组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 资产剥离的类型 | 第24-25页 |
2.2.1 战术性资产剥离 | 第24页 |
2.2.2 战略性资产剥离 | 第24-25页 |
2.3 资产剥离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2.3.1 事件研究法 | 第25页 |
2.3.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25-26页 |
2.4 资产剥离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4.1 归核化理论 | 第26页 |
2.4.2 资源配置理论 | 第26-27页 |
2.4.3 效率理论 | 第27-28页 |
3.中国远洋资产剥离案例介绍 | 第28-37页 |
3.1 中国远洋基本情况 | 第28-31页 |
3.1.1 中国远洋公司简介 | 第28页 |
3.1.2 中国远洋股权结构 | 第28-29页 |
3.1.3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第29-30页 |
3.1.4 中国远洋近年来财务状况 | 第30-31页 |
3.2 中国远洋进行资产剥离的背景 | 第31-32页 |
3.2.1 行业层面:全球经济萧条,航运市场不景气 | 第31页 |
3.2.2 业务层面:业务亏损和业务扩张持续带来财务压力 | 第31-32页 |
3.2.3 公司层面:经营亏损严重,潜在的退市危机 | 第32页 |
3.3 中国远洋三次资产剥离过程 | 第32-37页 |
3.3.1 第一次转让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股权 | 第32-33页 |
3.3.2 第二次转让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股权 | 第33-34页 |
3.3.3 第三次转让两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 | 第34-37页 |
4.中国远洋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 第37-50页 |
4.1 中国远洋资产剥离的特点 | 第37-39页 |
4.1.1 中国远洋剥离出的资产包括纵向资产及混合资产 | 第37-38页 |
4.1.2 中国远洋采用战术性剥离方式进行资产剥离 | 第38页 |
4.1.3 资产剥离购买方为母公司及关联方 | 第38-39页 |
4.2 中国远洋资产剥离的市场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4.2.1 三次剥离的累计调整回报率分析 | 第39-40页 |
4.2.2 市场对剥离混合资产有良好的预期 | 第40页 |
4.2.3 纵向资产的剥离市场效果不佳 | 第40-41页 |
4.3 资产剥离的财务效应分析 | 第41-50页 |
4.3.1 剥离出的纵向资产影响成本且难以满足未来发展 | 第42-43页 |
4.3.2 保留亏损资产给企业发展能力带来压力 | 第43-44页 |
4.3.3 资产剥离交易带来巨大收益提升短期盈利能力 | 第44-46页 |
4.3.4 资产剥离后企业长期运营能力、成长能力未有明显提升 | 第46-50页 |
5.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50-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1.1 资产剥离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短期业绩 | 第50页 |
5.1.2 资产剥离对企业长期效果并不明显 | 第50页 |
5.1.3 资产剥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 | 第50-51页 |
5.1.4 剥离的资产属性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 第51页 |
5.2 启示 | 第51-54页 |
5.2.1 正确认识资产剥离,适当选择剥离方式 | 第51-52页 |
5.2.2 准确把握资产剥离的时机 | 第52页 |
5.2.3 剥离资产结合竞争优势、发展前景等因素考虑 | 第52-53页 |
5.2.4 重视归核化资产剥离,明晰主业发展 | 第53页 |
5.2.5 注重资产剥离后的资源重组、整合及评价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