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ETF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2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ETF定义与特点 | 第15页 |
2.1.1 ETF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ETF的特点 | 第15页 |
2.2 ETF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2.1 均值-方差模型 | 第15-16页 |
2.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16-18页 |
2.2.3 有效市场假说 | 第18-20页 |
3 ETF绩效评价的实证设计 | 第20-25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3.3 建立ETF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1-24页 |
3.3.1 ETF收益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3.3.2 ETF风险评价指标 | 第22页 |
3.3.3 ETF风险调整收益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3.3.4 ETF选股与择时能力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3.3.5 ETF流动性评价指标 | 第24页 |
3.4 ETF绩效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4 我国ETF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25-45页 |
4.1 市场基准指数和无风险收益的确定 | 第25页 |
4.2 ETF绩效的单一评价 | 第25-39页 |
4.2.1 收益指标的评价 | 第25-27页 |
4.2.2 风险指标的评价 | 第27-32页 |
4.2.3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的评价 | 第32-36页 |
4.2.4 选股择时能力指标的评价 | 第36-38页 |
4.2.5 流动性指标的评价 | 第38-39页 |
4.3 ETF绩效的综合评价 | 第39-45页 |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39-40页 |
4.3.2 主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4.3.3 综合评价 | 第42-4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