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管理组织学论文

Web2.0环境下网络特征对组织间员工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表目录第9页
图目录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关键问题第11-13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页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2-13页
        1.2.4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9页
    2.1 Web 2.0、社会网络第17-21页
        2.1.1 Web 2.0第17-18页
        2.1.2 社会网络概念及研究第18-21页
    2.2 知识共享第21-24页
        2.2.1 知识共享概念界定第21-22页
        2.2.2 知识共享的模型研究第22-23页
        2.2.3 组织间知识共享第23-24页
    2.3 吸收能力的研究第24-27页
        2.3.1 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第24-25页
        2.3.2 国内外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现状分析第25-26页
        2.3.3 知识吸收能力调节效用的测度第26-27页
    2.4 研究启示第27-29页
第3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设计第29-38页
    3.1 研究变量与测量指标的选择第29-30页
        3.1.1 Web 2.0环境下网络特征第29页
        3.1.2 知识共享有效性第29-30页
        3.1.3 吸收能力第30页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0-33页
        3.2.1 网络中心性对组织间员工的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影响第30-31页
        3.2.2 网络异质性对组织间员工的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影响第31页
        3.2.3 网络联系强度对组织间员工的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影响第31页
        3.2.4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第31-33页
    3.3 研究框架第33页
    3.4 问卷设计第33-38页
        3.4.1 Web2.0环境下网络特征变量测量的问卷设计第33-35页
        3.4.2 组织间员工知识共享有效性的问卷设计第35-36页
        3.4.3 组织间员工吸收能力的问卷设计第36-38页
第4章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第38-46页
    4.1 样本数据分析第38页
    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8-41页
        4.2.1 Web2.0环境下网络特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8-39页
        4.2.2 组织间知识共享有效性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9-40页
        4.2.3 员工吸收能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0-41页
    4.3 相关分析第41-42页
    4.4 回归分析第42-46页
        4.4.1 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下网络特征对创新促进的影响第43-44页
        4.4.2 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下网络特征对工作效率提高的影响第44-45页
        4.4.3 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下网络特征对共享满意度的影响第45-46页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建议第46-50页
    5.1 研究结果分析第46-47页
    5.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7-49页
        5.2.1 研究结论第47-48页
        5.2.2 政策建议第48-49页
    5.3 研穴不足及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FY公司JS油库改扩建工程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