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农村社区 | 第20页 |
2.1.2 农村社区思想教育 | 第20-21页 |
2.1.3 农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 | 第21-22页 |
2.2 我国农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的类型 | 第22-23页 |
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3-26页 |
2.3.1 蒲韩乡村社区基本情况 | 第23页 |
2.3.2 社区思想教育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2.3.3 选取蒲韩乡村社区缘由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的内涵 | 第26-38页 |
3.1 动力机制 | 第26-27页 |
3.1.1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26-27页 |
3.1.2 农民需求的增长 | 第27页 |
3.2 整合机制 | 第27-29页 |
3.2.1 内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28页 |
3.2.2 外部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 | 第28-29页 |
3.3 保障机制 | 第29-34页 |
3.3.1 组织文化建设的精神保障 | 第29-30页 |
3.3.2 社区内部规章的制度保障 | 第30-31页 |
3.3.3 专兼职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 第31-33页 |
3.3.4 多元教育主体的组织保障 | 第33-34页 |
3.4 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3.5 调控机制 | 第35-38页 |
第四章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的功能 | 第38-44页 |
4.1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第38-39页 |
4.1.1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第38-39页 |
4.1.2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第39页 |
4.2 破解农村政治危机,强化政府公信力 | 第39-41页 |
4.3 提高农民文化自觉的能力,培养农村新风尚 | 第41-42页 |
4.4 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农民 | 第42-44页 |
4.4.1 提升农民自我学习能力 | 第42页 |
4.4.2 增强农民政治觉悟 | 第42-43页 |
4.4.3 健全农民人格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的机制分析 | 第44-62页 |
5.1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的理念分析 | 第44-47页 |
5.1.1 政府引导理念 | 第44-45页 |
5.1.2 以农民为本理念 | 第45页 |
5.1.3 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互动理念 | 第45-46页 |
5.1.4 大教育观理念 | 第46-47页 |
5.2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的特点分析 | 第47-51页 |
5.2.1 农民志愿服务的精神 | 第47页 |
5.2.2 本土化的农户工作方式 | 第47-48页 |
5.2.3 与村两委的沟通协作 | 第48-49页 |
5.2.4 和谐融洽的思想教育氛围 | 第49-50页 |
5.2.5 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方式 | 第50页 |
5.2.6 全员覆盖的思想教育对象 | 第50-51页 |
5.3 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第51-62页 |
5.3.1 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未充分发挥 | 第52-54页 |
5.3.2 农民对社区思想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低 | 第54-55页 |
5.3.3 农民与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者互动性少 | 第55-57页 |
5.3.4 社区工作者与农民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57-60页 |
5.3.5 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 第60-62页 |
第六章 优化蒲韩乡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的思考 | 第62-72页 |
6.1 制定并落实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的规章制度 | 第62-63页 |
6.2 建立协调统一的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管理机构 | 第63-64页 |
6.3 加大农村社区思想教育机制的物质保障 | 第64-66页 |
6.3.1 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体系 | 第65页 |
6.3.2 完备的教育设施保障体系 | 第65-66页 |
6.4 强化农村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 第66-68页 |
6.4.1 加强农村社区思想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66-67页 |
6.4.2 优化农村社区思想教育兼职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67-68页 |
6.5 完善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的评价体系 | 第68-69页 |
6.6 发挥舆论媒体对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 第69-72页 |
结束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 | 第80-88页 |
附录1:农民思想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 | 第80-84页 |
附录2:蒲韩乡村社区社员须知及待遇 | 第84-85页 |
附录3:蒲韩乡村社区试用期员工评定表、考勤表、请假条 | 第85-86页 |
附录4:永济农民培训发展学校科目一览表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