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驾驶员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2 生存分析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驾驶员事故数据处理与样本分布 | 第20-26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20-23页 |
2.2.1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驾驶员事故数据的处理 | 第21-23页 |
2.3 样本分布 | 第23-25页 |
2.3.1 驾驶员个人属性分析 | 第23页 |
2.3.2 驾驶员车辆属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3 驾驶员违章属性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分布规律 | 第26-40页 |
3.1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函数 | 第26-28页 |
3.1.1 生存分析和生存时间 | 第26-27页 |
3.1.2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删失数据 | 第27页 |
3.1.3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风险模型的基本函数 | 第27-28页 |
3.2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 第28-32页 |
3.2.1 事故间隔时间的Kaplan-Meier乘积限方法 | 第29页 |
3.2.2 事故间隔时间的生命表估计法 | 第29-31页 |
3.2.3 比较多个事故间隔时间的非参数方法 | 第31-32页 |
3.3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整体分布 | 第32-34页 |
3.3.1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事故间隔时间分布 | 第32-34页 |
3.3.2 删失数据不同处理方式下事故间隔分布的差异 | 第34页 |
3.4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比较 | 第34-37页 |
3.4.1 不同事故序数的间隔时间分布 | 第35页 |
3.4.2 不同驾驶员个人属性的间隔时间分布 | 第35-36页 |
3.4.3 不同驾驶员车辆属性的间隔时间分布 | 第36-37页 |
3.4.4 不同驾驶员违章属性的间隔时间分布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4 基于参数模型的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分析 | 第40-50页 |
4.1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参数模型 | 第40-42页 |
4.1.1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 第40页 |
4.1.2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的误差分布形式 | 第40-42页 |
4.2 参数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4.2.1 不考虑协变量影响下事故间隔的最优模型 | 第42-43页 |
4.2.2 考虑协变量影响下事故间隔的最优模型及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4.2.3 参数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 第46-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复发事件模型及其影响分析 | 第50-64页 |
5.1 生存分析中复发事件的研究 | 第50-51页 |
5.2 研究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的两种思路 | 第51页 |
5.3 驾驶员事故间隔时间数据的异质性与夹心方差估计 | 第51-52页 |
5.4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复发事件模型 | 第52-56页 |
5.4.1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PWP模型 | 第53-55页 |
5.4.2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AG模型 | 第55-56页 |
5.4.3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PWP模型和AG模型的区别 | 第56页 |
5.5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5.5.1 参数估计结果 | 第57-62页 |
5.5.2 协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 | 第62-63页 |
5.5.3 驾驶员事故间隔的PWP回归模型 | 第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 | 第64-6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