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完善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当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暴露出的问题分析 | 第12-26页 |
一、行政复议的性质及定位不明确 | 第12页 |
二、行政复议主体缺失,人员缺位 | 第12-16页 |
三、行政复议受理界限不清,范围不明 | 第16-18页 |
四、行政复议管辖体制不理顺 | 第18-21页 |
五、行政复议程序设计过于简陋,无法具体操作 | 第21-23页 |
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不畅 | 第23-24页 |
七、行政复议监督体制不健全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世界部分国家的行政复议制度与我国的比较 | 第26-36页 |
一、部分国家行政复议的理论定性 | 第26-28页 |
二、部分国家行政复议的主体设置及职能 | 第28-32页 |
三、部分国家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 第32-33页 |
四、部分国家行政复议的管辖体制 | 第33页 |
五、部分国家行政复议的程序 | 第33-34页 |
六、部分国家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思考 | 第36-43页 |
一、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进行准确统一定性 | 第36-37页 |
二、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对行政复议主体的进行构建 | 第37-39页 |
三、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的受案和审查范围 | 第39-40页 |
四、进一步完善、细化、规范行政复议程序 | 第40-41页 |
五、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效衔接 | 第41-42页 |
六、加大对行政复议的监督力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书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