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历史背景 | 第9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发展综述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7页 |
2.1.1 高端制造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高端制造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钻石模型理论及生产要素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1 钻石模型理论 | 第17-18页 |
2.2.2 生产要素的作用 | 第18页 |
2.3 “微笑曲线”迷雾和制造业提升 | 第18-20页 |
2.3.1 “微笑曲线”迷雾 | 第18-19页 |
2.3.2 制造业提升分析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国内外高端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 第21-31页 |
3.1 国外发达国家代表高端制造业发展分析 | 第21-24页 |
3.1.1 德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 第21-23页 |
3.1.2 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 第23-24页 |
3.2 中国制造2025及与德、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对比 | 第24-26页 |
3.2.1 “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 第24-25页 |
3.2.2 德、美、中三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 第25-26页 |
3.3 国内主要代表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路径 | 第26-29页 |
3.3.1 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路径 | 第26-27页 |
3.3.2 深圳高端制造业发展路径 | 第27-28页 |
3.3.3 上海、深圳高端制造业发展条件比较 | 第28-29页 |
3.3.4 上海、深圳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31-37页 |
4.1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第31-32页 |
4.1.1 传统制造业受到双向挤压 | 第31-32页 |
4.1.2 国际市场贸易摩擦加剧 | 第32页 |
4.1.3 消费者的主导权地位愈加凸显 | 第32页 |
4.2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的政治环境 | 第32-33页 |
4.2.1 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政策叠加 | 第32-33页 |
4.2.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成效 | 第33页 |
4.3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 第33-34页 |
4.3.1 国内生产制造成本不断提高 | 第33-34页 |
4.3.2 高劳动成本给天津开发区制造企业的影响 | 第34页 |
4.4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环境 | 第34-35页 |
4.4.1 物联网技术 | 第34页 |
4.4.2 增材制造技术 | 第34-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7-45页 |
5.1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7-41页 |
5.1.1 天津开发区主要产业状况 | 第37-39页 |
5.1.2 主要制造产业产值情况 | 第39-40页 |
5.1.3 技术水平和研发状况 | 第40-41页 |
5.2 当前天津开发区制造业的主要问题 | 第41-44页 |
5.2.1 传统制造业倚重外资比例较大 | 第41-43页 |
5.2.2 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期 | 第43-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天津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生产要素分析 | 第45-55页 |
6.1 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优势生产要素和制约短板 | 第45-49页 |
6.1.1 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优势生产要素 | 第45-47页 |
6.1.2 天津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制约短板 | 第47-48页 |
6.1.3 天津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48-49页 |
6.2 天津开发区制造业高级生产要素发展分析 | 第49-53页 |
6.2.1 打造高级生产要素创造机制 | 第49-50页 |
6.2.2 吸引、培育高级技术型人才 | 第50-52页 |
6.2.3 营造鼓励创新的产业发展环境 | 第52-5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7章 天津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路径 | 第55-61页 |
7.1 天津开发区高端制造业发展路径 | 第55-57页 |
7.1.1 提升传统制造业 | 第55-56页 |
7.1.2 发展新兴制造业 | 第56页 |
7.1.3 探索前沿制造业 | 第56-57页 |
7.2 天津开发区支柱产业高端制造发展路径 | 第57-59页 |
7.2.1 电子通讯产业高端制造发展路径 | 第57-58页 |
7.2.2 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高端制造发展路径 | 第58页 |
7.2.3 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制造发展路径 | 第58-5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8.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