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保险法告知义务对我国的借鉴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言 | 第10页 |
| 一、 保险法告知义务的法理基础和法律性质 | 第10-14页 |
| (一) 告知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10-12页 |
| 1. 先合同义务 | 第11页 |
| 2. 间接性 | 第11页 |
| 3. 法定性 | 第11-12页 |
| (二) 告知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12-14页 |
| 1. 诚意合同说 | 第12页 |
| 2. 射幸合同说 | 第12-13页 |
| 3. 合同要素说 | 第13页 |
| 4. 瑕疵担保说 | 第13-14页 |
| 5. 危险测定说 | 第14页 |
| 二、 中日保险法告知义务立法概述 | 第14-18页 |
| (一) 日本保险法立法概况及其告知义务制度 | 第14-16页 |
| 1. 日本保险法立法概况 | 第14-15页 |
| 2. 日本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 | 第15-16页 |
| (二) 我国保险法立法概况及其告知义务制度 | 第16-18页 |
| 1. 我国保险法立法概况 | 第16页 |
| 2. 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 | 第16-18页 |
| 三、 中日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的比较 | 第18-25页 |
| (一) 告知义务主体 | 第18-20页 |
| 1.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 第18-19页 |
| 2. 保险代理人 | 第19-20页 |
| (二) 告知义务的履行 | 第20-22页 |
| 1. 告知方式 | 第20-21页 |
| 2. 履行期限 | 第21-22页 |
| 3. 告知范围 | 第22页 |
| (三) 违反告知义务的要件 | 第22-24页 |
| 1. 主观要件 | 第22-23页 |
| 2. 客观要件 | 第23-24页 |
| (四) 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24-25页 |
| 1. 保险合同的解除权 | 第24页 |
| 2. 解除权的阻却事由 | 第24-25页 |
| 四、 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5-29页 |
| (一) 扩大告知义务主体范围 | 第26页 |
| (二) 明确限定告知范围 | 第26页 |
| (三) 适当限定询问方式 | 第26-27页 |
| (四) 完善解除权的阻却事由 | 第27-29页 |
|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个人简历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