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中量表缺失值填补方法的模拟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2 数据与方法 | 第14-22页 |
2.1 数据缺失的类型 | 第14-15页 |
2.1.1 数据缺失的机制 | 第14页 |
2.1.2 数据缺失的模式 | 第14-15页 |
2.2 缺失值的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2.2.1 直接删除法 | 第15页 |
2.2.2 众数填补法 | 第15页 |
2.2.3 热卡填补法 | 第15-16页 |
2.2.4 多重填补法 | 第16-18页 |
2.3 数据来源 | 第18-20页 |
2.3.1 二分类量表 | 第18-19页 |
2.3.2 多分类等级量表 | 第19-20页 |
2.4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2.4.1 模拟缺失 | 第20页 |
2.4.2 处理效果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3 结果 | 第22-53页 |
3.1 二分类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22-36页 |
3.1.1 考试焦虑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22-27页 |
3.1.2 艾森克人格内外向分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27-32页 |
3.1.3 生活定位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32-36页 |
3.2 多分类等级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36-50页 |
3.2.1 自我接纳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36-41页 |
3.2.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41-46页 |
3.2.3 心理弹性量表缺失处理结果 | 第46-50页 |
3.3 各种缺失值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总结 | 第50-51页 |
3.4 综合指标的比较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文献综述 | 第6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