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生物钟概述 | 第12页 |
1.2 生物钟基因 | 第12-15页 |
1.2.1 period基因 | 第13页 |
1.2.2 clock基因 | 第13页 |
1.2.3 Bmal1基因 | 第13-14页 |
1.2.4 Cryptochrome基因 | 第14-15页 |
1.3 生物钟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15-16页 |
1.4 生物钟对营养代谢的调控作用 | 第16-18页 |
1.5 生物钟与疾病 | 第18-20页 |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摄食时间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及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2-2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实验条件 | 第22-23页 |
2.2.2 实验鱼和养殖 | 第23页 |
2.2.3 样本的采集与测定指标 | 第23页 |
2.2.4 测定指标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2.4 讨论 | 第25-28页 |
3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摄食时间对瓦氏黄颡鱼肠道功能的影响 | 第28-46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1 实验鱼和养殖 | 第29页 |
3.2.2 样本的采集与测定指标 | 第29页 |
3.2.3 RNA提取 | 第29-30页 |
3.2.4 转录组建库测序及基因功能注释 | 第30页 |
3.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和功能富集 | 第30-31页 |
3.2.6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3.3.1 瓦氏黄颡鱼肠道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3.3.2 功能注释 | 第33-35页 |
3.3.3 两组样本的DEGs分析 | 第35-42页 |
3.4 讨论 | 第42-46页 |
4 瓦氏黄颡鱼cryptochrome2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2.2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4.2.3 总RNA提取 | 第47页 |
4.2.4 cDNA的合成及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47-48页 |
4.2.5 序列分析 | 第48页 |
4.2.6 组织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4.3.1 Cry2基因cDNA序列 | 第49-51页 |
4.3.2 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 第51-53页 |
4.3.3 瓦氏黄颡鱼Cry2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和节律分析 | 第53-56页 |
4.4 讨论 | 第56-58页 |
5 摄食时间对瓦氏黄颡鱼补体C7表达的影响 | 第58-70页 |
5.1 引言 | 第58-59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5.2.1 实验鱼和养殖 | 第59页 |
5.2.2 细菌感染实验 | 第59-60页 |
5.2.3 RNA的提取 | 第60页 |
5.2.4 cDNA的合成及测序 | 第60-61页 |
5.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1页 |
5.2.6 Pv-C7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第61-62页 |
5.2.7 统计分析 | 第62页 |
5.3 结果 | 第62-67页 |
5.3.1 瓦氏黄颡鱼C7cDNA序列分析 | 第62-64页 |
5.3.2 Pv-C7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64页 |
5.3.3 摄食时间和细菌感染对Pv-C7表达的影响 | 第64-67页 |
5.4 讨论 | 第67-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