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2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成果和现状第8-10页
    1.3 本文的写作框架第10-11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当前中学生幸福教育面临的现状分析第12-19页
    2.1 “幸福”教育的概念界定第12-14页
        2.1.1 “幸福”的阐释第12-13页
        2.1.2 幸福教育的解读第13-14页
    2.2 当前中学生幸福教育现状第14-17页
        2.2.1 中学生的幸福观偏差第14-15页
        2.2.2 中学生的幸福感缺失第15-16页
        2.2.3 中学生的幸福能力缺失第16-17页
    2.3 当代中学生幸福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第17-19页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幸福教育的内容第19-25页
    3.1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幸福观第19-22页
        3.1.1 中学生幸福观教育第19页
        3.1.2 影响中学生幸福观的因素第19-22页
        3.1.3 如何树立中学生的幸福观第22页
    3.2 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第22-23页
    3.3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第23-24页
        3.3.1 心理健康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区别第23页
        3.3.2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幸福教育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第23页
        3.3.3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对幸福的体验与心理的健全发展密切相关第23-24页
    3.4 激发学生快乐愉悦的情绪第24-25页
第四章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幸福教育的策略第25-31页
    4.1 从思想品德教材中开展幸福认知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第25-26页
        4.1.1 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幸福教育资源,帮助中学生构建幸福知识体系第25-26页
        4.1.2 关怀学生的生命,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第26页
    4.2 调整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中培养并提升中学生的幸福感第26-28页
        4.2.1 走进学生的生活,从中学生情感需要出发寻求幸福情感的动力第27-28页
        4.2.2 通过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幸福感第28页
    4.3 通过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培养中学生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第28-31页
        4.3.1 调整目标培养中学生体验和追求幸福的能力第28-29页
        4.3.2 通过德性培养提高中学生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第29-31页
结语第31-32页
注释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中学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指导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外国语学校为例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