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

气体轴承织构润滑特性及主动控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第10-12页
        1.2.1 织构与织构参数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轴承-转子系统主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5页
2 织构化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的润滑性能分析第15-33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织构化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动压润滑模型第15-17页
    2.3 具有表面织构的气膜厚度表达式第17-18页
    2.4 织构化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气膜力的计算第18-21页
        2.4.1 织构化组合气体轴承可倾瓦块气膜力的计算第18-20页
        2.4.2 织构化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气膜力的组装第20-21页
        2.4.3 织构化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承载力和摩擦力的计算第21页
    2.5 数值求解过程与结果分析第21-31页
        2.5.1 可倾瓦2织构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第22-26页
        2.5.2 可倾瓦3织构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2.5.3 全织构(可倾瓦 2、3 同时加织构)织构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第28-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固定瓦-可倾瓦组合气体轴承球形织构的几何参数优化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织构参数的优化模型第33-34页
        3.2.1 目标函数第33页
        3.2.2 优化变量第33页
        3.2.3 约束条件第33-34页
    3.3 织构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过程第34-37页
        3.3.1 优化方法第34-36页
        3.3.2 优化过程第36-37页
    3.4 结果分析第37-42页
        3.4.1 不同织构条件下织构参数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第37-38页
        3.4.2 偏心率不同时的织构参数优化结果分析第38-41页
        3.4.3 偏位角不同时的织构参数优化结果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3-55页
    4.1 气体轴承非线性气膜力的计算第43-46页
    4.2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46-47页
    4.3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第47页
    4.4 数值算例分析第47-50页
    4.5 作动器的选型及建模第50-54页
        4.5.1 作动器的选型第50-52页
        4.5.2 压电作动器的建模第52页
        4.5.3 压电陶瓷作动器的电压-位移方程第52-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基于压电作动器的气体轴承主动润滑系统建模与分析第55-71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主动径向润滑控制系统第55-65页
        5.2.1 主动径向润滑气体轴承结构模型第55-56页
        5.2.2 主动径向润滑气体轴承Reynolds方程第56-60页
        5.2.3 压电注入控制系统第60-63页
        5.2.4 压电注入系统数学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第63-64页
        5.2.5 PD控制器的设计第64-65页
    5.3 主动径向润滑轴承-转子系统求解过程第65-67页
    5.4 结果分析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全文结论第71页
    6.2 研究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退役集装箱的表皮设计实践研究
下一篇:线接触弹流润滑状态下摩擦副的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