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

线接触弹流润滑状态下摩擦副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历程第12-14页
    1.3 弹流润滑状态下摩擦副的刚度、阻尼研究第14-18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求解线接触等温弹流问题的复合直接迭代法第19-42页
    2.1 基础知识第19-23页
        2.1.1 Hertz接触理论第19-21页
        2.1.2 接触表面弹性变形的计算第21-23页
    2.2 弹流基本方程第23-24页
    2.3 弹流基本方程的无量纲化第24-26页
        2.3.1 选取无量纲参数第25页
        2.3.2 基本方程的无量纲化第25-26页
    2.4 变形矩阵法第26-30页
    2.5 网格的划分和离散第30-33页
    2.6 复合直接迭代法第33-37页
    2.7 算例结果分析第37-41页
    2.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线接触弹流状态下摩擦副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第42-61页
    3.1 线接触弹流状态下摩擦副的动力学方程第42-43页
        3.1.1 动力学方程第42-43页
        3.1.2 动力学方程的无量纲化第43页
    3.2 自由振动下摩擦副的刚度、阻尼计算模型第43-46页
        3.2.1 自由振动下的耦合模型第44页
        3.2.2 油膜力的线性化第44-45页
        3.2.3 刚度、阻尼计算模型第45-46页
    3.3 自由振动下摩擦副的动力学特性数值解法第46-52页
        3.3.1 顺序耦合分析法第47-48页
        3.3.2 数值方法求解过程第48-50页
        3.3.3 实例计算第50-52页
    3.4 简谐激励下摩擦副的刚度、阻尼计算模型第52-54页
        3.4.1 简谐激励下的耦合模型第53页
        3.4.2 刚度、阻尼计算模型第53-54页
    3.5 简谐激励下摩擦副动力学特性数值解法第54-59页
        3.5.1 数值方法求解过程第55-57页
        3.5.2 实例计算第57-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不同条件下摩擦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第61-69页
    4.1 不同质量对摩擦副刚度、阻尼的影响第61-63页
    4.2 初始扰动方式对摩擦副刚度、阻尼的影响第63页
    4.3 不同频率对摩擦副刚度、阻尼的影响第63-64页
    4.4 载荷的影响第64-66页
    4.5 速度的影响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总结和展望第69-71页
    5.1 总结第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体轴承织构润滑特性及主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面向增材制造零件的多尺度力学性能研究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