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介绍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及其表示方法 | 第17-26页 |
2.1 车辆液压减振器介绍 | 第17-20页 |
2.2 减振器的卸荷特性 | 第20-22页 |
2.3 液压减振器动静态阻尼特性及其表示方法 | 第22-25页 |
2.3.1 减振器静态阻尼特性 | 第22-23页 |
2.3.2 减振器动态阻尼特性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减振器阻尼特性演变规律分析 | 第26-40页 |
3.1 减振器台架试验简介 | 第26-28页 |
3.2 减振器静态特性评估 | 第28-31页 |
3.2.1 静态检测数据 | 第28-30页 |
3.2.2 三级修、四级修时减振器的阻尼值变化 | 第30-31页 |
3.3 减振器动态特性评估 | 第31-39页 |
3.3.1 动态刚度特性 | 第32-33页 |
3.3.2 动态阻尼特性 | 第33-34页 |
3.3.3 示功图 | 第34-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减振器阻尼值演变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53页 |
4.1 车辆悬挂系统介绍 | 第40-41页 |
4.2 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第41-46页 |
4.2.1 车辆的Simpack模型 | 第41-42页 |
4.2.2 模型中减振器处理方法 | 第42-43页 |
4.2.3 仿真中各类减振器的工况设计 | 第43-44页 |
4.2.4 仿真环境 | 第44页 |
4.2.5 车辆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第44-46页 |
4.3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车辆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46-52页 |
4.3.1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脱轨系数和轮轨横向力的影响 | 第47页 |
4.3.2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轮重减载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 第48页 |
4.3.4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车辆横向振动和横向振动传动比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5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车辆垂向振动和垂向振动传动比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6 减振器阻尼值变化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减振器阻尼值在线辨识方法研究 | 第53-68页 |
5.1 减振器阻尼值在线辨识方法 | 第53-58页 |
5.1.1 减振器阻尼值估计的物理模型 | 第54-55页 |
5.1.2 减振器阻尼值辨识方法 | 第55-56页 |
5.1.3 含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辨识过程 | 第56-57页 |
5.1.4 引入可变遗忘因子? | 第57-58页 |
5.2 减振器阻尼值辨识方法应用 | 第58-62页 |
5.2.1 减振器阻尼值辨识模型中的状态信号和观测信号 | 第58-59页 |
5.2.2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减振器阻尼值辨识算例 | 第59-60页 |
5.2.3 分析算法中不同初值对减振器阻尼值辨识结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 不同工况对减振器阻尼值辨识结果的影响 | 第62-67页 |
5.3.1 曲线通过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 第62-65页 |
5.3.2 运行速度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1. 结论 | 第68-69页 |
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实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