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组成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桥面铺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3 依托工程特点及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3.1 依托工程特点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2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及特性研究 | 第24-40页 |
2.1 矿料的选择 | 第24-30页 |
2.1.1 粗集料 | 第24-29页 |
2.1.2 细集料 | 第29-30页 |
2.1.3 填料或抗剥落剂 | 第30页 |
2.2 高粘度改性沥青 | 第30-39页 |
2.2.1 原材料及评价指标 | 第30-33页 |
2.2.2 改性剂种类 | 第33-35页 |
2.2.3 改性剂掺量 | 第35-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第40-60页 |
3.1 国外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概述 | 第40-44页 |
3.1.1 美国 | 第40-42页 |
3.1.2 比利时 | 第42页 |
3.1.3 日本 | 第42-44页 |
3.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 第44-54页 |
3.2.1 原材料的技术指标 | 第44-45页 |
3.2.2 改进的日本级配设计方法 | 第45-48页 |
3.2.3 基于贝雷法的级配设计方法 | 第48-54页 |
3.2.4 级配设计方法的比选 | 第54页 |
3.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54-57页 |
3.3.1 析漏与飞散试验 | 第55-56页 |
3.3.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第56-57页 |
3.4 混合料性能验证 | 第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4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 | 第60-76页 |
4.1 低温破坏机理 | 第60-61页 |
4.2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第61-66页 |
4.2.1 常用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第61-65页 |
4.2.2 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4.3 低温性能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 第66-75页 |
4.3.1 正交实验设计 | 第66-68页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4.3.3 各因素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4.3.4 空隙率对最大弯拉应变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桥面铺装体系受力性能分析 | 第76-96页 |
5.1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 | 第76-79页 |
5.1.1 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第76-78页 |
5.1.2 力学性能要求及设计指标 | 第78-79页 |
5.2 力学分析模型及参数 | 第79-84页 |
5.2.1 依托工程 | 第79-82页 |
5.2.2 基本假定 | 第82-83页 |
5.2.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83页 |
5.2.4 计算荷载及参数 | 第83-84页 |
5.3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 第84-88页 |
5.3.1 横向最不利荷载位置 | 第85-86页 |
5.3.2 纵向最不利荷载位置 | 第86-88页 |
5.4 设计参数对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88-95页 |
5.4.1 铺装层厚度的影响 | 第88-91页 |
5.4.2 铺装层模量的影响 | 第91-93页 |
5.4.3 水平力及超载的影响 | 第93-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6.1 结论 | 第96-97页 |
6.2 展望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10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