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冻融作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长春地区黄土状土冻融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和方案设计 | 第17-25页 |
2.1 试验土样的选择 | 第17页 |
2.2 研究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17-22页 |
2.2.1 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 | 第18-20页 |
2.2.2 研究土样的化学性质 | 第20-22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22-24页 |
2.3.1 人工样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2 冻融循环 | 第23-24页 |
2.3.3 冻融循环后的测试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状土物理性质的试验研究 | 第25-39页 |
3.1 冻融循环作用对水理性质的影响 | 第25-30页 |
3.2 冻融循环作用对干密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冻融循环作用对粒度成分的影响 | 第31-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状土湿陷性的试验研究 | 第39-49页 |
4.1 冻融循环次数对湿陷性的影响 | 第39-44页 |
4.2 含水率对湿陷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状土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 | 第49-57页 |
5.1 冻融循环后黄土状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第50-51页 |
5.2 冻融循环后黄土状土微观结构孔隙定量分析 | 第51-54页 |
5.3 冻融循环后黄土状土湿陷性变化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