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实地考察法 | 第12页 |
1.2.2 综合归纳分析法 | 第12页 |
1.2.3 间接调查法 | 第12-13页 |
1.2.4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5页 |
2.1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第15-19页 |
2.1.1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涵义 | 第15-16页 |
2.1.2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3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分类 | 第17-19页 |
2.2 影响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主要风险因素 | 第19-21页 |
2.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 | 第21-25页 |
2.3.1 授信业务申请阶段 | 第21页 |
2.3.2 贷前调查阶段 | 第21-22页 |
2.3.3 贷时审查审批阶段 | 第22-23页 |
2.3.4 贷后管理阶段 | 第23-25页 |
第3章 国内外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成功经验 | 第25-35页 |
3.1 香港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服务的成功经验 | 第25-27页 |
3.1.1 市场细分与业务发展方向 | 第25-26页 |
3.1.2 “事业部制”与畅通的分销渠道 | 第26页 |
3.1.3 “打分卡”授信评级模型的应用 | 第26-27页 |
3.1.4 贴近市场的标准化金融服务 | 第27页 |
3.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 第27-31页 |
3.2.1 浦发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基本政策 | 第27-28页 |
3.2.2 浦发沈阳分行发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两个授信理念 | 第28页 |
3.2.3 浦发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管理流程 | 第28-29页 |
3.2.4 浦发沈阳分行中小企业审批流程 | 第29-30页 |
3.2.5 浦发沈阳分行中小企业贷后管理 | 第30-31页 |
3.3 美国富国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模式的借鉴 | 第31-32页 |
3.3.1 富国银行小企业准入条件更严格 | 第31-32页 |
3.3.2 富国银行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直销兼交叉销售 | 第32页 |
3.4 国内外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32-34页 |
3.4.1 贷前调查阶段 | 第32-33页 |
3.4.2 贷时审查阶段 | 第33页 |
3.4.3 贷后管理阶段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环境分析 | 第35-56页 |
4.1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第35-42页 |
4.1.1 招商银行所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现状 | 第35-40页 |
4.1.2 招商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0-42页 |
4.2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 第42-46页 |
4.2.1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基本情况 | 第42-44页 |
4.2.2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目标客户 | 第44-45页 |
4.2.3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客户准入条件 | 第45-46页 |
4.3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的分析 | 第46-56页 |
4.3.1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 第46-49页 |
4.3.2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审批流程繁琐 | 第49-50页 |
4.3.3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缺乏合理科学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定价机制 | 第50-52页 |
4.3.4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授信的产品体系 | 第52-54页 |
4.3.5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授信业务担保方式单一 | 第54-56页 |
第5章 风险管理模型在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运用 | 第56-66页 |
5.1 Credit Metrics 模型的概念 | 第56-57页 |
5.1.1 VAR 定义 | 第56页 |
5.1.2 VAR 度量方法 | 第56-57页 |
5.2 Credit Metrics 模型的计算 | 第57-58页 |
5.3 Credit Metrics 模型在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运用 | 第58-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完善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66-77页 |
6.1 提高贷前调查质量,把好风险入口关 | 第66-70页 |
6.1.1 建立针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管理部门和客户经理团队 | 第66-68页 |
6.1.2 建立更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调查管理模式 | 第68-70页 |
6.1.3 采用更加先进的量化方法衡量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 | 第70页 |
6.2 严格贷时审查程序,把好贷款审批关 | 第70-74页 |
6.2.1 努力提高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审批效率 | 第70-71页 |
6.2.2 建立中小企业供应链授信产品的标准化体系 | 第71-74页 |
6.3 全面开展贷后管理,有效控制授信风险 | 第74-77页 |
6.3.1 注重贷后精细化管理,强化员工贷后管理意识 | 第74页 |
6.3.2 注重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进行动态过程管理 | 第74-7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论文小结 | 第77-7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