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DK76+367~DK76+448段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4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4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20-21页 |
2.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21-22页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2页 |
2.2.5 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2.2.6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边坡加固前稳定性分析计算 | 第24-33页 |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24-27页 |
3.1.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4页 |
3.1.2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剩余下滑力计算推导 | 第24-27页 |
3.2 DK76+367~DK76+448段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27-32页 |
3.2.1 边坡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第27-31页 |
3.2.2 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31-32页 |
3.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坡面锚索和坡脚抗滑桩组合结构设计计算 | 第33-54页 |
4.1 设计思路 | 第33-34页 |
4.2 组合结构受力分配计算 | 第34-37页 |
4.2.1 锚索锚固力作用机理 | 第34-35页 |
4.2.2 组合结构受力分配计算结果 | 第35-37页 |
4.3 坡面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 | 第37-39页 |
4.3.1 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4.3.2 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结果 | 第38-39页 |
4.4 抗滑桩设计原理及方法 | 第39-42页 |
4.4.1 抗滑桩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39页 |
4.4.2 抗滑桩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4.4.3 抗滑桩设计基本假定及设计步骤 | 第40-42页 |
4.5 坡脚抗滑桩结构设计 | 第42-52页 |
4.5.1 抗滑桩内力计算 | 第42-44页 |
4.5.2 地基强度校核 | 第44-45页 |
4.5.3 抗滑桩内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4.5.4 抗滑桩配筋设计 | 第48-52页 |
4.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边坡加固前后稳定性数值模拟 | 第54-67页 |
5.1 FLAC3D原理 | 第54-55页 |
5.2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5-67页 |
5.2.1 自然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5-59页 |
5.2.2 锚固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9-62页 |
5.2.3 组合加固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62-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