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碳氮代谢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前言第14-21页
    1.1 目的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控释尿素使用现状第14-15页
        1.2.2 控释尿素对氮素代谢的影响第15-17页
        1.2.3 控释尿素对碳代谢的影响第17-18页
        1.2.4 保水剂使用现状第18页
        1.2.5 氮水互作对玉米氮素利用的而影响第18-19页
        1.2.6 保水剂与氮素互作对氮水利用的影响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1页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1-24页
        2.2.1 植株取样法第21页
        2.2.2 土壤取样法第21-22页
        2.2.3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22页
        2.2.4 植株干物质的测定第22页
        2.2.5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第22页
        2.2.6 成熟期测产方法第22页
        2.2.7 穂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第22页
        2.2.8 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第22页
        2.2.9 内肽酶(EP)与羧肽酶(CP)活性的测定第22页
        2.2.10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2.2.11 耗水量的测定第23页
        2.2.12 氮水利用效率的计算第23页
        2.2.1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第23页
        2.2.14 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第23-24页
        2.2.15 蔗糖含量测定第24页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8页
    3.1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5-28页
        3.1.1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5页
        3.1.2 对玉米干物质的影响第25-28页
        3.1.3 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第28页
        3.1.4 对玉米灌浆速率的影响第28页
    3.2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水分利用的的影响第28-35页
        3.2.1 对玉米大口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第28-30页
        3.2.2 对玉米开花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3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第31-32页
        3.2.4 对不同处理 0-100 cm 土壤贮水量变化第32页
        3.2.5 对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第32-33页
        3.2.6 对不同处理的净收益的影响第33-35页
    3.3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第35-38页
        3.3.1 对玉米蔗糖含量的影响第35页
        3.3.2 对玉米穗位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3.3.3 对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36页
        3.3.4 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6-38页
    3.4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第38-45页
        3.4.1 对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38-40页
        3.4.2 对玉米穗位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0页
        3.4.3 对玉米穗位叶内肽酶活性的影响第40页
        3.4.4 对玉米穗位叶羧肽酶活性的影响第40-42页
        3.4.5 对玉米穗位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3.4.6 对玉米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第43-45页
        3.4.7 对玉米氮素转运分配的影响第45页
    3.5 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第45-48页
        3.5.1 灌浆速率与氮代谢相关性第45页
        3.5.2 灌浆速率与碳代谢相关性第45-48页
4 讨论第48-53页
    4.1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4.2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第49-50页
    4.3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第50-51页
    4.4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第51-53页
5 结论第53-55页
    5.1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53页
    5.2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第53页
    5.3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第53-54页
    5.4 尿素施用方式与保水剂耦合对玉米水分的影响第54页
    5.5 最优模式探讨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MS处理唐菖蒲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下一篇:小麦基部小穗不育突变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